摘要:所以,高式熊老夫子的谢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线篆刻家中,已经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读书人了。中野良子和栗原小卷是四十年前在中国大名鼎鼎的日本人。

高式熊老夫子是个异数。他没有上过学堂,由父亲亲授四书五经。他谢世后,一线篆刻家中已经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读书人了。

老夫子走了。高式熊丈走完了九十八年的人生,安详地西去。二三十年前,熟悉他的后辈常会亲昵地戏称他为高老头。近些年来,大家都不再开这个玩笑,都尊他为老夫子了。但是老夫子还是像周伯通老顽童一样嘻嘻哈哈,老是给他人带来快乐。

高老夫子是个异数。按理说,他的少年、青年时代应该是上学校读书的。先严出生在清朝最后一年,宣统三年,比老夫子早十年,就已经不上私塾,而是接受新式学堂的教育了。高老夫子却始终没有上过学堂,而是在家里,接受庭训,由他的翰林公父亲亲授四书五经。每天还必须用毛笔写字,光《说文解字》就抄写了四遍。

我们熟悉高老夫子时,他已是中年,即便到了晚年,一向低调,从不掉书袋,炫耀自己读过多少多少古书。我很喜欢唐诗,偶尔也学诌几句。和老夫子谈诗才会发觉他对字之平仄,平水韵的韵目熟悉极了。但是他不喜欢练句。这一点,和沙孟海社长相似。沙先生当然饱览经书,于诗词则向不措意,也很少见沙先生的书作有抄录自己诗词的。但是,沙先生和高老夫子都是吾乡宁波的真读书人。

所以,高式熊老夫子的谢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线篆刻家中,已经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读书人了。

唉,如果,如果去年尊他为西泠印社社长,那该多好!时光不可倒转,即使现在再送上一个荣誉称号,也晚了。再要找一个系统地读过古书的篆刻家社长,大概是找不到了。

当然,老夫子不是国学大师。倘若他生活在清代,“光宣侍从”的太史公父亲严厉督教,苦苦向学,也有可能成为国学大师的。但是,老夫子向学以后,时代对他没有这种要求。我记得启功先生谢世时,有一份讣告称其为“国学大师”,杭州的章祖安先生曾撰文抨之。是啊,四书五经固然是国学之一部分,也仅仅是基本而已。但是,就是这“读过四书五经”六个字,恰恰是我们都缺乏的。

对于我们六十岁到八十岁的篆刻家们来说,重要的是“补读”。因为我们读书太少。举凡简繁体字的转换,题跋的撰写等等这些最起码的本领,往往捉襟见肘。老前辈就不一样。一次见高老夫子挥写对联,字的笔画少,显得空荡,落款时既写年月又记籍贯再续年龄,复加上“率尔操觚,工拙不计也”以充实之。不读古书的人,无法应付裕如。而对于读过古书的前辈,真所谓小菜一碟而已。

齐白石有“老年肯如人意”的闲章,而高老夫子是一向肯如人意。三十多年前,我曾随他出访外地。挥毫应酬,几无闲暇,从书记写到司机,一无怨言。四十多年前,上海作协的魏绍昌先生曾请他刻二方姓名印,以赠日本女星。老夫子一口应诺,还奉送二方印石,急就而成。巧的是,这二方印章的印蜕我夹在日记本中,保存至今。

图说:印章“栗原小卷”(左)和中野良子”(右)

中野良子和栗原小卷是四十年前在中国大名鼎鼎的日本人。那时,暌违多年的日本电影一下子涌进中国,《追捕》和《望乡》,大家趋之若鹜,争相观赏。《追捕》的男主角是殿堂级的高仓健,女主人公真由美即由中野良子饰演。中野那时青春靓丽,小小的眼睛,日本式的美,日本式的野。真由美成了中国人最喜欢的日本名字。中野良子和稍后的山口百惠,成了那时代年轻人的偶像。虽然,在日本,中野还算不上一流明星,当时日本娱乐王国东宝公司的明星年历,她也没有入选。却是在中国,成就了她超一流的明星地位。栗原小卷,演技派大明星。当时,在日本就已星光璀璨,且漂亮异常。在《望乡》中饰演女记者,采访年老色衰的阿崎婆。故事感人至深,追述了日本在成为强国以前,靠大量少女去南洋卖春筹款的悲惨历史。《望乡》之后,栗原又主演了《生死恋》,又一次征服了中国观众。

高老夫子的这二方印章,一朱一白,尽是他的老实家数,堂皇端庄。边款更是有趣。栗原的是“祝您演出《望乡》和《生死恋》成功!上海观众赠。高式熊篆刻。一九七九年九月”。中野的是“祝您演出《追捕》和《吟公主》成功!上海观众赠。高式熊篆刻。一九七九年九月”。

魏绍昌先生是研究鸳鸯蝴蝶派等文化史的名作家。方去疾老师和吴朴堂、单孝天二位先生合作的《古巴谚语印谱》《养猪印谱》就是他策划的,内容均为其撰编。

栗原小卷和中野良子早已息影,日本的年轻人早已把他们忘记。中野则还活跃在中日民间交流的活动中。年前,她推荐在日华人,著名的文物策展人陈建中兄,荣获“第六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她和建中兄一起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依旧星光熠熠。

中野会说几句中国话。每次活动,她一定会故作严肃地说“我是中野良子”,接着又会诙谐地宣称“不!不!不!我是真由美!”还会露出少女般的笑容。

关于我们: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