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抒发内心感受的韵文。诗心呢?就是写诗、读诗或体会诗意的内心。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古至今,从《诗经》、唐诗、宋词到朦胧诗,诗人一直都在,读诗者一直都在,诗歌群体或有增减,却从未断代。然而,为何当代国人被认为诗意不再,诗心已死?

六甲番人认为,这或与当前的生活节奏有关,与人们的兴趣选项有关。

迫于生活压力,人们不得不忙碌起来,“偷得浮生半日闲”便成了奢侈品,很多人的内心总是焦虑和浮躁。没有读诗的时间,没有清空内心的机会,诗歌于是越行越远。

或也有富贵闲人,却将目光投向那灯红酒绿,那香车宝马,那视听刺激,不愿意体察入微,不愿意沉淀升华,诗歌于是越行越远。

所以,诗歌愈发小众起来,成年人的世界,诗者常有知音难求之感,甚者,写诗者多于读诗者。

如是说,似乎有些悲观了,再说无益,且打住,且跳脱出来,说些令人欣慰的事情。

虽说诗已小众,但在学校还好,中小学生是要读诗的,语文教育从未放弃重视古典诗歌,没有时间读诗的家长也不会反对孩子读诗。有了读诗的少年人,就有了诗歌复兴的希望。

最后,且以六甲番人本人一首原创五绝作结,权当寄望吧:

笔意随花落,诗心待鸟飞。

天高谁绝顶,尽染暮秋晖。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琴棋书画史诗茶,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