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股排查丨新产业:“两票制”推广或将影响业绩

4月20日,新产业(300832.SZ)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过会842天后新产业终于在4月17日拿到批文,迎来上市。新产业总发行股票4120万股,发行价为 31.39元...

4月20日,新产业(300832.SZ)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过会842天后新产业终于在4月17日拿到批文,迎来上市。新产业总发行股票4120万股,发行价为 31.39元/股,市盈率为18倍。

新产业成立于1995 年 ,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系列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产品主要用于提供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预测等方面的诊断信息。财报显示,2019年新产业的营业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21.54%,归母净利润7.73亿元,同比增长11.33%。

4月28日,公司将开放网上申购,这只新股如何?南财AI新闻实验室新股排查课题组为大家扒一扒。

“两票制”实施或将影响业绩

新产业在4月20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中,一共提示了34个风险。南财AI新闻实验室整理发现,排除一些常规性风险,有三大风险与公司的经营相关性非常高,值得投资者注意,分别是“两票制”实施的风险,主营业务单一风险和经销模式难管理风险。

首先是“两票制”实施的风险,2016年1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要求逐步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推行“两票制”,减少药品流通领域中间环节,提高流通企业集中度。

新产业表示目前部分省份已经在医疗器械领域推行“两票制”,后续不排除全面推广的可能。虽然公司在各个省份销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收入总体稳定增长,价格没有出现持续性大幅下降的情况,但是“两票制”全面推广将缩减流通环节,降低终端价格,导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下降,从而可能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其次是主营业务单一风险,新产业表示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学发光免疫诊断领域,且主要销售收入来源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因此主营业务较为单一。2017-2019年,公司体外诊断分析仪器和配套试剂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5.81%、95.30%及 95.16%。

因此公司在招股书中提示“若体外诊断行业较高的回报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或现有生产厂商不断扩大产能,将可能使体外诊断行业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是经销模式难管理风险,据招股书披露,新产业采用的是“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2017-2019年,公司对经销商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20%、94.91%和95.34%。2019年末,公司经销商的数量从2017年末的1800万家增加到2300家。

公司表示随着经销商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经销商的组织管理、培训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在加大。“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对经销商的管理能力,一旦经销商出现自身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等情形,或者出现公司与经销商发生纠纷等情形,可能对公司的品牌及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销售出现区域性下滑,对公司的市场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产能利用率低以及核心材料依赖进口

新产业提交上市申请后,发审委在2017年10月31日给出反馈意见。

发审委关注的问题中,关联方是否与公司的客户、供应商存在关联关系,产能利用率低以及核心材料依赖进口值得注意。

首先是发审委比较关注公司关联方是否与公司的客户、供应商存在关联关系的问题,在反馈意见中要求新产业回答公司的关联方除了已披露的关联关系外,是否与发行人的客户和供应商存在关联关系或业务往来。

新产业在最新的招股书中披露了2017-2019年的五大客户和供应商的情况,并表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与公司披露的五大客户及五大供应商均未占用持有任何权益。

其次是产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据招股书披露,2016-2019年,新产业仪器及配套软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4.60%、76.04% 、78.68% 和97.80% ,试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7.33%、85.11% 、113.48% 和84.82%,发审委要求新产业说明公司产能变化的具体原因、说明2016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新产业在招股书中回复了2018年和2019年度公司试剂产能利用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实际产品得到客户认可,销量持续增加以及整体试剂产量的提高,其他均未做具体回复。

最后核心材料依赖进口的问题,发审委也比较关注。据招股书披露,为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公司用于生产试剂的部分核心原材料(如抗原、抗体等)以及仪器的部分核心部件(如电机等)通过国外进口。发审委要求新产业说明对上述情况是否存在重大依赖,是否存在断货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风险,并要求其对上述风险做重大风险提示。

对此问题,新产业在招股书中承认“若未来关键原材料的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供应商不能及时、保质、保量的提供合格的原材料产品,或者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发生恶化,或者与公司的业务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等,都将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存在原材料采购风险”。

除了以上公司风险点外,来自启信宝的数据显示,新产业历史上涉及多起司法诉讼,其中包括2条买卖合同纠纷,3条知识产权权属纠纷,两条侵权责任纠纷,两条其他。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