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劍的一種,劍身長而窄,分八面研磨,故有“八面漢劍”一說。一般說來八面漢劍從厚度上要比四面厚,強度上當然也會比四面要強,四面拿在手上更輕靈。八面感覺要威嚴一些,四面簡約一些。

最初的八面劍是青銅劍,青銅硬而脆,侷限了劍身的長度,最初的解決方法是加寬劍身,在上半段縮窄,並在澆鑄時在劍脊和劍刃採用不同含錫量的青銅。隨後戰爭用劍形制不斷加長,單純增加劍身寬度的方法已不可行,鑄劍技術出現了新的突破,即借增加劍身的棱面以增強強度,於是細長八面青銅劍大量出現在戰場上,此亦爲世界青銅鑄劍技術的最高峯。但即使如此,青銅劍長度與強度的矛盾仍然無法徹底解決,終於被鐵劍完全取代。鐵劍普及後,仍有部分承襲遺風保留了八面制形。但對鐵劍而言,八面較四面並無明顯優勢,卻增加了成本。在突破了青銅劍的強度瓶頸後,後期的戰爭用劍不斷加長的趨勢越發明顯,一米以上的長劍大量出現。當然,在現代仿漢代風格劍的製作和收藏中,更多的是考慮其品相以及是否符合個人喜好。

中國劍歷來講究平直端正,在傳統意識裏,不但人要行止端正,連劍也要端端正正。漢劍身挺直,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入鞘則樸實無華,出鞘則鋒芒畢露。漢劍可以說非常準確的代表了中國儒家文化的溫良謙恭讓和外圓內方的風格。而其中所蘊涵的“藏”與“顯”都是這種精髓所在。

據史料記載,漢劍在當時主要是用作權貴的象徵,視爲一種高貴裝飾華美的工藝品,而在戰場上,仍是一種不可少的武器。漢高祖劉邦起事,就是從劍斬白蛇開始,而其後漢代的皇帝無不佩劍。漢代的男子崇尚武力,男子成年後喜歡腰懸佩劍,奉爲時尚。這一點連純粹的太學文生也不例外。所謂“劍者,君子武備,所以防身”就是這個道理。在西漢,官吏們佩劍是一種義務,特殊的儀式或場面更是不可缺少。原形漢劍身長而窄,分八面研磨,故有“八面漢劍”一說。

八面漢劍可以說是代表了中國鑄劍工藝最高水準,在史料上有詳細記錄的,應該是東漢時代出現的“百鍊鋼”。百鍊,則是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一百次,使得雜質盡出,最後鍛造出最精純的鋼。這樣的技術很費工,動輒耗費數年,才得神兵三五把。

這一時期已經很少使用青銅器了,它的替代品就是鑄鐵,當時的鑄鐵術已經相當發達了,這些技術還通過張騫等使節傳到西域當地,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秦軍以青銅器爲主,秦亡後四年,漢朝建立,史稱西漢,是冶鐵業的一個大發展時期。漢初,鐵質農具已經伴隨牛耕開始普遍使用,漢武帝實行鹽鐵國家專營,西漢中晚期,鐵的產量猛增,冶煉技術發展迅速,質量也顯著提高。客觀地說,鐵在漢朝已經是關乎國家興衰的重要產品,鐵質兵器的大量製造和使用更是支撐起西漢盛世的一個偉大的力量。公元25年漢光武帝劉秀,推翻了新莽政權,重新恢復劉氏統治的漢王朝,史稱東漢,冶鐵業由西漢的國家專賣轉化爲私營爲主,較西漢有明顯的進步,水利鼓風爐技術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冶鐵效率。較歐洲早1100年。低溫鍊鋼的發明,使鋼的使用普遍化了,基本取代了青銅刀劍。

漢代鐵器中用塊鍊鐵作材料的鍛件,有許多已達到鋼的標準,而且在戰國晚期“塊煉滲碳鋼”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到西漢中期已能用反覆鍛打的方法使之成爲早期的“百鍊鋼”。滿城漢墓出土的劉勝佩劍,便是這種正在形成的“百鍊鋼”工藝的早期產品。

劉勝佩劍還經過表面滲碳和刃部淬火,使得劍刃堅硬、鋒利,而脊部仍保持較好的韌性。另一方面,漢代鐵器中用生鐵作材料的鑄件,除了有許多是經過柔化處理的“展性鑄鐵”以外,到西漢中期還有了不少“灰口鐵”的鑄件,後者更具有硬度較低、脆性較小、耐磨、滑潤性能良好等特點。滿城漢墓出土的鐵是“展性鑄鐵”的製品,而車軸承則爲“灰口鐵”鑄件,說明當時已掌握了不同種類鑄鐵的性能而加以應用。西漢中期,還發明瞭利用熱處理使鑄鐵在固體狀態下脫碳成鋼的技術,滿城漢墓出土的鐵鏃便是用這種工藝製成的鋼件。

到了西漢後期,隨着冶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又出現了用生鐵炒煉成鋼的新方法,主要是將生鐵加熱成半液體狀態,加以不斷的攪拌,利用空氣中的氧使之脫碳,以獲得不同含碳量的鋼,可稱“炒鋼”。山東省蒼山漢墓出土有錯金銘文的東漢永初六年(112)的“三十煉大刀”,就是用“炒鋼”爲材料,經過反覆加熱鍛打而製成的優質鋼件。用生產效率很高的生鐵大量地作爲制鋼的材料,這是鍊鋼史上的一次革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