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呢,我们还是需要将上一步的实际伤害x代入进来,因为他代表了浮动机制后得出的伤害,除非是做理论计算,否则这玩意儿的伤害绝对不能用均伤y替代,要知道,你的均伤在此之前就已经被浮动机制制裁了,根据高爆弹伤害机制,未击穿高爆弹的伤害不会超过击穿高爆弹均伤的二分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先让这个实际伤害x减半。接下来才是重点,大多数情况下,吐痰佬们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击穿率,只能糊伤害,也就是“靠未击穿高爆弹伤害恶心人”,这个时候,就会按照另一种方式计算伤害了。

关于高爆弹

最近这玩意儿越来越受重视了,大多数车辆都会选择至少带一两发,那些大口径家伙们甚至是将总载弹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让给高爆弹。

为什么?

很简单,如今,越来越多拥有AT力场与魔法装甲的车子越来越多,在不能确保击穿的情况下,高爆弹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高爆弹的穿深普遍较低,但是伤害不低,更重要的是,他不同于穿甲弹,他不需要依赖击穿造成伤害,只要目标不是非常厚重的存在,基本上都能蹭掉一丢丢血。

其实大家还无视了一点——抵消高爆弹伤害是不算入抵抗伤的,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依靠击穿与否来判定的,都坐下,这只是机制问题。

现在的确存在这种滥用高爆弹的战车,我们一般称呼他们为“吐痰佬”,需要注意的是,火炮和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篇文章就是给那些吐痰佬看的。

最理想的伤害

虽然高爆弹的穿深普遍较差,但是再差他都会有适合的菜,还真的有那种装甲差到极致的存在,差到高爆弹都能击穿的存在,对于这些吐痰佬来讲,他们如同一块闪着金光的肥肉。

我说过了,高爆弹也是有穿深的,也就是说,他也有可能击穿装甲,击穿后,伤害就按照穿甲弹机制来计算了。

穿甲弹是怎么计算伤害的?

实际伤害x={x|75%均伤y≤x≤125%均伤y}

也就是说,和穿甲弹一样,直接将均伤带入浮动机制,然后由机制随机选择一个整数,作为你的这一次攻击造成的伤害。

这个公式很简单,但是接下来都用得到。

未击穿高爆弹的伤害计算

接下来才是重点,大多数情况下,吐痰佬们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击穿率,只能糊伤害,也就是“靠未击穿高爆弹伤害恶心人”,这个时候,就会按照另一种方式计算伤害了。

未击穿高爆弹实际伤害α=0.5×实际伤害x×(1-装甲距离β÷溅射半径γ)-1.1×装甲厚度θ×内衬系数δ

首先呢,我们还是需要将上一步的实际伤害x代入进来,因为他代表了浮动机制后得出的伤害,除非是做理论计算,否则这玩意儿的伤害绝对不能用均伤y替代,要知道,你的均伤在此之前就已经被浮动机制制裁了,根据高爆弹伤害机制,未击穿高爆弹的伤害不会超过击穿高爆弹均伤的二分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先让这个实际伤害x减半。

装甲距离β指的是高爆弹爆炸点(爆心)与目标主要装甲距离,而溅射半径γ代表了高爆弹溅射范围(高爆弹溅射范围是一个球形,简单地说这就是个球半径),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爆心离主要装甲越远,伤害就会越低,这一点在火炮身上体现地更加明显(造成眩晕但是没有伤害),你问我装甲距离比溅射半径高的时候怎么办?很简单,这个时候就不能造成伤害了,你可以随便代入一个值算一算,减号前半部分那一块儿,看看是不是已经是负数了?这个游戏可没有人为造成负伤害这么一说,低于0的统一算作没造成伤害,同理,爆心在主要装甲之上的时候,就不需要计算装甲距离β与溅射半径γ的比了,括号内结果等于1。

接下来是后半部分,高爆弹伤害实际上和等效关系不大,主要还是看装甲厚度θ,如果他装备了内衬,那么就存在内衬系数δ(1+内衬吸收系数,轻型20%,中型25%,重型30%,超重型50%,无内衬则δ=1),这一段计算的是装甲对高爆弹伤害的衰减程度,这里就会有人问了,溅射范围内的装甲厚度不一,请问到底怎么算装甲厚度θ呢?别担心,装甲厚度θ采用的是溅射范围最薄弱的装甲,记住,是溅射范围内的,如果有障碍物挡住了主要装甲,那啥都别说了,这个就连击中都不算了,更别说伤害了。

从理论看到的实际状况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得知,能让该值最理想化的方法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实际伤害x=125%y,装甲距离β=0,装甲厚度θ无限接近于0,内衬系数δ=1,

换算成坦克世界里发生的情况,那就更好理解了——

爆个高伤,直接命中主要装甲,打中的位置的装甲不厚而且他还不带内衬。

就这么简单。

记住了,这个伤害并不是完全不可控的,别想着说玩吐痰佬就不要在意伤害,只要你不是乱甩,那基本上都不会出现摸彩伤害的情况。

拒绝随地吐痰,争做高伤专家

爆个高伤这个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是击中位置还有可控性。

在不能确保击穿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击打/溅射对方装甲较为薄弱的区域,比如说,打地上溅射底盘,一般来讲,底盘的装甲都不是很厚,之前说自己底盘厚的老鼠,现在也早就是泯然众人的50mm厚度底盘了(之前一直是250mm厚度底盘,毛子你是用巧克力给老鼠填吨位的吗?),如果你觉得不保险,你还可以通过击打敌人的履带内侧,不仅能溅射底盘,大口径还能保证百分百断腿(大口径的部件毁伤效果高,不信你试试,≥150mm口径的高爆弹打腿必断)。

其次就是打炮塔与车体的接合处了,如果你真的能命中的话,那就太棒了,你要知道,炮塔和车体都是立体的,接合处也是有底面的,只有无头骑士那才是真的一体化,这个接合处底面的装甲厚度是真正无限接近与0的!更重要的是对目标内部成员/部件造成最大程度的毁伤,那一块儿可不简单,真的中了,差一点就是把炮塔转向机弄黄了,搞得好的话,那就不只是红掉一个炮塔转向机,还能让他的主炮发神经,甚至是两三个成员在炮塔里直接歇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把他的弹药架搞了。

再其次就是其他常规的装甲厚度薄弱点了,比如说头皮,比如说侧面,比如说顶盖,尤其是那些仗着间隙装甲魔法卖侧面玩的家伙,他们的侧面厚度也不算太高,卖侧面被吐痰佬制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当然了,卖头哥们也深受其害,最苦不堪言的应该是那些后置炮塔憨憨了,车顶盖也不厚,但是正面露出来就是要被干车顶盖,那就算了,给吐痰佬摸一下,坏个发动机都是谢天谢地了,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红发动机、一个黄油箱加一把热情的火焰。

举个栗子× 举个例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高爆弹伤害最大化方法

新世纪吐痰战士——五式重战

为什么五重建议全金币弹?因为这俩穿深都一样,但是伤害不一样,银币弹是1100均伤,未击穿折掉一半那就是550,而金币弹均伤是1400,折掉一半都还有700,加上浮动机制,700的浮动空间明显比550的要更加强悍。

为什么五重不怕和其他大口径对喷?因为他装甲纯厚度高,他的高爆弹均伤还比一般的大口径都要厉害(1400均伤高爆弹,这是170mm口径的高爆弹均伤,你说呢?)。

为什么打老鼠这种重甲超重型战车还得细瞄一下比较好?因为老鼠的装甲厚度也高,尽量不要随便甩,有些老鼠甚至还带内衬专门和五重打架,老鼠是可以打穿五重的,而且装填速度更快火控更好,如果你五重不能对他造成伤害优势那你就别玩了,所以五重打老鼠之类的还是能细瞄就细瞄。

为什么打705A那么轻松?因为705A的拿手绝活是卖侧面,五重可以顺他的意直接干他侧面,他要是正对还可以摸这个后置炮塔憨憨的发动机舱顶盖,更重要的是705A的头皮也是可以摸的,所以他打705A还是比较轻松的。

为什么他是卖头车的最大克星之一?因为大多数卖头哥都是靠一个装甲等效活着的啊,但是厚度并不会太高,五重的大口径浓痰可不会管你的装甲等效,他就看你的装甲厚度的,那不用说了,均伤高,溅射范围也不算小,至少三分之一个车体积是能覆盖的,大口径毁伤效果不容小觑,你想一下你光靠这头去和他打,可能吗?

为什么打蟋蟀15这种没装甲的车子最好瞄一瞄再打?因为飘啊,在这种脆皮身上弄到的最大化输出那肯定是击穿咯,但是,如果你打中他的履带之类的,你别想着照样爆个大数字,高爆弹接触到东西就直接爆炸了,接触到履带直接在履带上爆炸,根本就没有直接击中主要装甲,那就别想着秒人了,当然了,还有更不靠谱的,那就是被他炮管接炮弹了......所以说能瞄一下还是瞄一下吧。

受制于现实的前提

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慢慢瞄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瞄准,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套上就打”的方式去玩的,毕竟,暴露在敌人面前的时间越长,自己遭受伤害的可能性越大。

这种东西是需要有取舍的,比如说,互相卡位对炮短伸缩,那就没必要各种细瞄了,伸出去大概对准位置就行了,就这样就可以了,不要盲目地甩,也不要硬是要等细瞄,对准位置打就行,打不中就是散布的锅。

距离太远的运动中的目标也是一个问题,这个时候真的需要在意这一炮会不会爆履带上还是爆哪儿吗?我认为没必要,一般情况下,爆履带上反而还是个仅次于上上签击穿的上签呢,要么耗掉他一个修理,要么你就当卢西奥让他在这停顿,因为你的目标只是打伤害罢了,如果为了精准使得机会流失的话,那你也没必要去细瞄不是吗?实在打不中那只能说运气不佳了。

输出一直都必须站在精瞄之前的,因为精瞄只能是辅佐于输出的选择,如果为了一个辅助选择抛弃了重点,得不偿失就会是你的结局。

后话

不是我玩个游戏为啥要做数学?

我也不想啊。

你要知道这个游戏其实就是数据和机制建立起来的游戏嘛,如果没有这种公式计算的话,那怎么弄啊?

虽然我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你要知道,这玩意儿是已经被承认的理论了,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这个计算公式,才有了我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结果,从这个实践的结果,慢慢反推出伤害计算的理论,然后通过这个理论让自己玩起来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个游戏是要带脑子玩的啊,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