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之计更不宜迟。中医认为,春天属木,最宜养肝。

如何养?离不开吃。

春天吃这几种菜,补阳气养肝血!不到一周,帮你把肝养得好好的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萧焕明指出,春天阳气逐渐生发,人体的肝气也在升发,此时,既要助力阳气的发生,又要防止升发太过,所以,应该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就连蔬菜的选择也有研究。

具体吃什么菜呢? 不同时节,有不同的重点。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吃“五辛盘”

立春后,虽为春天,但乍暖还寒。

萧焕明副主任医师指出,初春万物生长,但春寒料峭,人体毛孔紧闭,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此时应进食五辛食物,有助于五脏阳气生发。

何为“五辛”?

道佛诸家有不同界定,但都指那些辛甘发散的蔬菜,如葱、蒜、韭菜等。

春天吃这几种菜,补阳气养肝血!不到一周,帮你把肝养得好好的

民间就有立春吃五辛盘的习俗。

即,将蒜、葱、韭菜、芸苔、芫荽、茼蒿等辛散蔬菜拼成一盘,当凉菜食用,有助于驱寒杀菌、健脾宽胃。

此外,时令的枸杞叶、芹菜、菠菜等性平蔬菜,都适宜在早春食用,有助于疏肝理气,疏通冬天阳气潜伏以及进补后产生的积热,助力阳气升发。

仲春三月:肝气旺, 吃土豆淮山

春分与惊蛰同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

萧副主任医师提醒,此时阳气升发,肝气旺盛,应避免阳气生发过度,肝气克脾,损伤脾胃,故在饮食方面要助肾补肝,滋养脾胃。

这时候,就要减少辛香食物的摄入了,要多吃土豆、芋头、淮山等,这些既是时令蔬菜,又最为健脾益气、滋养脾胃。

春天吃这几种菜,补阳气养肝血!不到一周,帮你把肝养得好好的

暮春四月:湿热,吃薏米扁豆

到清明、谷雨节气,也就踏入了暮春。

此时,阳气升发过旺,很容易引动肝火,加上多雨时节,气候潮湿,便容易湿热。所以,清明过后,应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

萧副主任医师表示,性平的蔬菜,如菜心、小白菜、荠菜等应时蔬菜,都利于柔肝、健脾、润肺、祛湿。

而薏米、茯苓、扁豆等都是祛湿良品,也适宜暮春食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