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曾经也因为站名相似的原因做错站,上车前核对好几遍,一路导航就怕下错站,像是考听力一样听公交名,一到下雨天、大雾天,为了看清楚窗外的地标不知道要多努力,真的是太心累了。今年的7月,由于站名几乎均由“东西南北”“内外侧”“一二三四段”等方位词组合而成,站点与站点之间不仅站名过长,而且只有几字之差,这成都三环路上运行的136、137路公交车过分“烧脑”的站名引发网友热议。

如果说前几日“郑州的一条400米路有5个路名”能绕晕当地的人的话,那近日成都的一些公交站名可以说是让当地人感觉非常“烧脑”了。

成都“烧脑”公交站名已简化,终于可以不用在车上耳朵竖得像天线

今年的7月,由于站名几乎均由“东西南北”“内外侧”“一二三四段”等方位词组合而成,站点与站点之间不仅站名过长,而且只有几字之差,这成都三环路上运行的136、137路公交车过分“烧脑”的站名引发网友热议。经过近四个月的讨论只有调研,三环路有90个站点名称进行了优化,公园、路口、小区、社区……都成为新站名命名的素材。11月20日,沿线各公交站点正式启用了新站台名。

成都“烧脑”公交站名已简化,终于可以不用在车上耳朵竖得像天线

站台各地更换了新站名,并且附了告示,在公交车的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告示的内容,提示上车的乘客更改消息。有不少市民表示,新站台名识别度更高,都是附近市民了解的标志物,更加接地气,而且也更好记了。对于市民说的在公交车上“耳朵竖得像天线”,就怕一不小心坐过站或者下错站,表示现在终于不用担心了。虽然目前乘客还需要适应,但是觉得这样更改之后的站名更好,还有不少市民希望改站名的范围可以更大一点,将一些难记拗口的站名也改成更加适合市民记住的站名。

成都“烧脑”公交站名已简化,终于可以不用在车上耳朵竖得像天线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曾经也因为站名相似的原因做错站,上车前核对好几遍,一路导航就怕下错站,像是考听力一样听公交名,一到下雨天、大雾天,为了看清楚窗外的地标不知道要多努力,真的是太心累了。西安和上海的网友同样发出求助,还有济南的小伙伴甚至直称出门坐车是经纬度坐标,打个车不说具体店名,直接说什么经纬度。(笑哭)不知道还有哪个地方的小伙伴也饱受这样的困扰呢?

成都“烧脑”公交站名已简化,终于可以不用在车上耳朵竖得像天线

​(以上图片均来自中新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