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首先教孩子学会放下不满,主动去学习,比如上课跟着老师思路想问题,认证做笔记,不懂的下课就去问老师,多跑几趟办公室,会加分哦。那些老师喜欢的孩子,大都是上课认真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所以只要孩子学习态度端正,一定会受到老师重视的。

邻居的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班级组织的活动也踊跃参加,自然也成了其他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最近他妈妈过来串门儿的时候,却愁眉不展。

最近的一系列考试都发挥不好,一次不如一次,这才不得不承认,孩子成绩退步的事实。

其实,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成绩在退步之前都有一些预兆。若是发现他们有以下5种表现,家长务必要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01

严重偏科

以前上学的时候,班主任就对我们说:7-1=0(当时考试有7门)!即使你其他6门课再优秀,只要一门严重拖退,那也考不了好的大学。

的确,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是从偏科开始的,因为一门短腿,就很难让总成绩名列前茅了,这样极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掉队,被划分到“差等生”行列。

所以孩子如果出现偏科,往往都是因为对这门学科没兴趣,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兴趣开始。

比如阅读不好,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给孩子,然后再让他们复述一遍;数学不好,千万不要上来就让孩子做难题,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孩子更加讨厌这门课,先确保孩子掌握基础的知识后,再逐步拔高。

02

没时间概念

03

学习方法不合理

课前做好预习,看看哪些知识点自己能够看懂,哪些内容自己不理解,上课老师讲到这个部分的时候,要高度集中注意;

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没有叫自己,也可以在心里回答;

课后的复习,要着重检查自己犯过的错误,并记录下来,以便考前准备。

方法大同小异,家长们在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效率,记忆特点,把这些内容安排在合理的时间就好了,比如晚上预习,早上复习等等。

事半功倍说的从来就不是聪明,而是用对了方法。

04

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弱

通常来说,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是最重的,但有时候因为学识,接受起来会有些难度。

尤其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忽然出现了物理、化学等新的学科,之前完全没接触过,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应,很容易导致成绩下滑。

05

讨厌某个老师

每个不想起床的早晨,孩子都会假装“头疼”、“肚子疼”。当然除了懒,还有可能是因为孩子不想见今天上课的老师。

不可否认,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面面俱到,肯定会忽略一部分人的感受,这就会一些比较敏感的孩子觉得很难过,久而久之,便可能会厌恶一门课,自暴自弃,甚至丧失学习动力。

其实同一个班,所有孩子享受的教学资源是一样的。那些老师喜欢的孩子,大都是上课认真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所以只要孩子学习态度端正,一定会受到老师重视的。

家长首先教孩子学会放下不满,主动去学习,比如上课跟着老师思路想问题,认证做笔记,不懂的下课就去问老师,多跑几趟办公室,会加分哦。

生活中也是这样,自己稍微有点不满,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这是典型的孩子思维。而想让孩子成长,就必须教会他们用实力去获得机会和关注,这将会受益终生。

作为家长,孩子成绩下降了,或许很少有人真的会一味的指责和批评。

毕竟,孩子在某个时段的能力水平是相对稳定的,某次考高几分,或低几分,有多大意义?不过,一旦形成某种趋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孩子学习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我们可以陪着他们,一起面对,共同解决!

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