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是宋代的大诗人,他一生写的诗超过了一万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而在生命结束前的83岁、84岁的高龄时,两年间还写了一千多首诗。他对自己早期的诗不满意,没有加以保存,而留到今天,我们还能读到的诗有9300多首,而其中的名篇名句数不胜数。最有名的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脍炙人口到了已经成为流行俗语的地步。他生在南宋末期,跟秦桧同时,早年参加科考就已名列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触怒了秦桧,受到了排挤,直到秦桧死了才有机会出来做官。他曾念念不忘地想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但他的抗金宏愿最终不能彻底实现,所以他的诗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激愤,以至于在生命的最后的弥留之际,还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书,让后来的无数人感动,让后来的无数人传诵。

文学史家钱钟书先生曾归纳说:陆游的主要作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而另一位比钱钟书先生更早的文学史家叫胡怀琛,1925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过一本一度很畅销的书,叫《中国八大诗人》,这书近年也重印过,他从先秦的屈原到晋代的陶渊明,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到北宋的苏东坡,到南宋的陆游,还有清代的王渔洋,在论及陆游时,胡先生以为陆游最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描写乡村闲居的乐趣,也就是钱钟书先生举到的第二类作品,而不是第一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他又最会描写乡村特殊的情形,而除了写乡村生活外,描写他眼前常见的事,也写得极忠实、极入微、极逼真。在胡先生所举的例子中,就有我们今天要读的这首《秋怀》。

《秋怀》是陆游80岁那年,在家乡山阴,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写的。上来两句是乡村生活的速写:

园丁傍架摘黄瓜,村女沿篱采碧花。

园丁靠近瓜架在摘黄瓜,村妇沿着篱笆采着青色的花,这实在是每天可见、随处可见的夏秋之交的农家生活场景,而接下来诗人感叹道: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夏天有三伏,就是初伏、中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光,诗人的意思是在城里三伏天的余热还没有褪尽,城里人还被夏天的高热肆虐着,而秋天的风光与景色已经先到农家来了。

短短四句,前两句是实写,写自己的所见,后两句是虚写,写自己的所感。有人把这首诗,跟陆游的不顺的仕途结合起来分析,说陆游经历了城市的官场中尔虞我诈、世态炎凉,感到乡村生活才是自然的、安宁的,这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我想我们没有必要把每一首简短的写景诗都去跟作者的从政的经历比附。就按字面理解,这首诗已足以让我们衷心喜爱了。

当代还有一位文学史家程千帆先生说:陆游的诗“除了以忠义慷慨之怀写报国雪耻之志,取得极大的成功外,还善于以闲适的心情、细致的手法,曲曲传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情趣,这也同样赢得了大量读者的爱好。从南宋以来,陆游的这两个方面,往往因各个时代社会状况的不同,而使读者有不同的选择。在外敌侵陵、国势危殆的时候,人们自然会从陆游的爱国主义篇章中汲取力量,而当生活安宁的年代,人们又很容易爱好工巧而亲切的富于生活气息的诗”。这个分析是很到位的,而这首《秋怀》正是已到暮年的诗人描摹日常生活情趣的佳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