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邵洵美能在西庙客栈与杜月笙相遇,也与抗日战争有关,不过不是因为他抗战才来到此地,而是因为他有汉奸嫌疑被军统的人强制软禁在了此处。邵洵美说完,杜月笙对于邵洵美的遭遇也是唏嘘不已,抗日战争的波及面太广了,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上期讲到杜月笙与戴笠同行前往淳安前线,做收复上海等东南地区的前期工作,就在1945年7月15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鬼节),戴笠与杜月笙秘密到达目的地淳安,下榻在军统在当地经营的秘密联络站,对外公开身份叫做西庙客栈的地方。

杜月笙返沪途遇一人,无意揭开一桩人伦惨案,抗战背景下无手足?

杜月笙

西庙客栈占地面积不算小,前后两亩有余,除了必要的建筑设施,剩下的大部分土地被改造成了一个大花园,是茶余饭后客人们散心的好去处。

虽然杜月笙的身份和地位处在被怀疑的风口,但不得不说要顺利收复上海,还必须杜月笙出面,只要杜月笙在,很多看不见的麻烦可能永远就看不到了,可以少很多后顾之忧,虽是昔日黄花,余威犹存。

杜月笙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当局叫他与戴笠一起奔赴前线,当局有当局收复失地的考虑,杜月笙则想着趁机收服人心,重振河山,恢复当年荣光。

{!-- PGC_COLUMN --}

但说起来谈何容易,人心易散不易聚,杜月笙离开上海,一走就是八年,八年不说黄浦江添了多少冤魂,就是各种新锐势力,都要冒出来不少,而其中不服杜月笙欲取而代之的大有人在。

抗日战争杜月笙出力甚多,最后当局对他还若即若离,既要用又要防,搞得杜月笙浑身不自在的,说白了,心里不痛快。

内忧外患的境地,杜月笙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因此在西庙客栈的时间里,他没事的时候也爱到客栈后面的大花园里走走,散散心。

走的多了就发现了西庙客栈的不简单,里面的确藏着很多秘密,一天杜月笙在花园里遛弯,走着走着就听到有人吟诗作对――“初见你时给我你的心,再见你时给我你的话,三次见你给我你的手……”。

杜月笙想值此国仇家难当头,吟诵这么浪漫气质的诗句,很不合时宜啊!寻声找回去,远望过去――“老邵?”

杜月笙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到近前:“真的是你啊,老邵,你怎么在这里呢?”

原来这吟诵风月的人杜月笙认识,这就是民国史上大名鼎鼎的邵洵美,祖籍浙江,出生在上海,而且也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因此两方并不陌生。

邵洵美可以说出身显赫,官宦世家,爷爷是晚清重臣邵友濂,外祖父是晚清最有影响力的大商人实业家盛宣怀,妻子也就是他的表姐盛佩玉,是盛宣怀的孙女。

虽然当时已经是民国了,邵洵美家族官威不在,但由于祖上余荫,家境殷实非一般之家可比。

邵洵美身上有很多响当当的头衔,比如说出版家、作家、诗人和翻译家等等,总而言之,邵洵美是个文化人,按道理来说与杜月笙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但是这样说也不全对,虽然俩人道不同,但并不能以此就说不相为谋。邵洵美也是民国出了名的好交情,朋友遍天下,民国里的大文人大作家,还很少与邵洵美毫无交情的。

像徐志摩、徐悲鸿、张道藩这些人,与邵洵美是磕头的把兄弟,像沈从文、施蛰存及胡适,又与他算是莫逆之交,由于邵洵美家庭富裕,出手阔绰,在朋友圈向来有“小孟常”的说法。

邵洵美自己也说:“钞票用的完,交情用不完”,这简直就是另一个杜月笙的翻版,因为杜月笙也坚持财散人聚的原则,曾说:“别人存钱,我存交情”,把交朋友放在第一位。

袁世凯的秘书专门称赞杜月笙“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只是说俩人的专注范围实在不一致。

一个在文化圈,一个在帮会圈,邵洵美的每一步都不那么急功近利,家境好,没那个必要;杜月笙则是步步为营,趋功近利,因为出身不好,失败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无论如何,既然能得“小孟常”的美誉,那就是与“春申”齐名的善交乐交人士。

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好赌”,当然邵洵美可不比杜月笙那般的烂人,自然也不比杜月笙那般的滥赌,邵洵美称自己的赌博行为“雅赌”,什么意思呢?人家赌的是气质是兴趣,不像杜月笙,恨不得赢个家财万贯,靠这个发家致富呢!

邵洵美以诗人自居,他自己曾说:“你以为我是什么?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关键是邵洵美有一大特点,那就是“越输钱,诗写得越好”,被人雅称为“赌国诗人”,这么奢侈的爱好,自然非寻常人家可比。

最后就是两人在对待抗战的态度上,那都是硬当当的主战派,杜月笙出人出钱,直接与日寇正面硬刚;邵洵美则在敌后,在自己的主业出版各类抗战书籍,宣传各类抵抗思想,最后甚至因此遭到日寇的暗杀。

这方面邵洵美最出名的也是必须要提到的那就是《论持久战》的翻译出版,很多人知道《论持久战》,却不知道它是如何传播到国外,引起国际关注的。

这其实是邵洵美的功劳,而且是奇功一件。

邵洵美即是翻译者又是出版人,因为他有民国时期唯一一台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印刷机,《论持久战》经他翻译出版后,邵洵美本人开着小汽车奔波于驻在上海滩的大小领事机构,把书偷偷塞进他们的信箱。

而在此后不久,邵洵美就受到了日寇的暗杀威胁。

杜月笙返沪途遇一人,无意揭开一桩人伦惨案,抗战背景下无手足?

杜月笙

邵洵美能在西庙客栈与杜月笙相遇,也与抗日战争有关,不过不是因为他抗战才来到此地,而是因为他有汉奸嫌疑被军统的人强制软禁在了此处。

这就比较尴尬了,似乎又与杜月笙的遭遇对上了,杜月笙为抗战出力不少,结果反倒受到了冷落,这邵洵美也是个有血性的人,怎么也落到了这般地步。

听到杜月笙喊自己,邵洵美也从诗境中回到现实:“啊!杜先生,你怎么也在此地呢?”

“我与戴先生一同前来,处理些事情”,杜月笙诧异的看着邵洵美:“你怎么也在此处呢?”

“我是被军统的人软禁在此,迫不得已啊!”

杜月笙奇怪了:“老邵,你做了什么事情,让军统的兄弟盯上了?”

“我能做什么事情,只是家门不幸!”

邵洵美欲言又止,但也许是日子久了没个说话的人,不待杜月笙追问,就打开了话匣子。

“杜先生,你我虽然殊途,但并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你给我评评理,看军统的人这事做的地道不地道!”

“这不是赶上抗日战争嘛!我的兄弟邵式军,日寇前脚进上海滩,他后脚就投了敌,任伪苏皖浙税务局局长”。

“家门不幸,出此不堪人言之事!”

邵洵美说的的确不错,邵式军1937年凭借着他岳父蒋百器与松井石根的同学关系,受到重用,被委以伪职,此后凭此开银行、办厂矿、商场、当铺,积累起了巨额财富,不过后来邵式军弃暗投明,这是后话。

“赶巧我的另一个兄弟邵小如,嚷嚷着要抗日,临行之际找财大气粗的邵式军要路费,邵式军当时刚投敌,而且他弟弟的不当言论引起了日寇的极大关注,就在邵式军给邵小如的送别宴上,邵小如中毒死了”。

也不知道是邵式军亲自下的毒,还是日本人下的毒,或者说二者合起伙来害死了邵小如。

这事传到邵洵美哪里,邵洵美对于邵式军当汉奸本来就愤懑不平,如今经发生手足相残的恶行,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就找当地的军统,说是要加入他们,铲除汉奸。

但是当地军统联络站的站长却却不这么认为,一是他的兄弟邵式军在伪政府任要职,在侵华战犯松井石根面前都有几分薄面。

再一个前面说了邵洵美与张道藩是把兄弟,张道藩是CC系(中统)的重要人物,邵洵美因为社会地位显赫,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经常委托他做一些舆论宣传上的事情,也就是说邵洵美与CC系走的更近一些。

而CC系与军统向来不对付,邵洵美病急乱投医,里外都说服不了军统站站长,还被当做可疑分子,带到了西庙客栈,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了。

可能知识分子与军统的粗人对其话来有困难,邵洵美从外表上来看,一下子也不能让人产生好感,因为生的皮肤白皙,他偏要出门的时候再施些粉黛,倒有几分魏晋风度,但在民国却有点不伦不类。

加之他做的那些风花雪月诗,实在与国家多难矛盾重重问题一大堆的时机不相适应,军统的人都懒得与他说话,更懒得听他解释。

邵洵美说完,杜月笙对于邵洵美的遭遇也是唏嘘不已,抗日战争的波及面太广了,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老邵,那你看我能帮你做点什么?”

杜月笙返沪途遇一人,无意揭开一桩人伦惨案,抗战背景下无手足?

杜月笙

“杜先生,谁不知道你跟戴笠的交情,你在戴笠面前说句话,帮我脱身就行了!”

“闲话一句!”杜月笙爽快的答应了下来,算是解了邵洵美的囹圄之困。

杜月笙被轻视如何挽颜面?先主动叫板,再实力摆谱,却藏杜氏悲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