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ngFidelity   可能很多人像我一样,看到影片的英文名是《Ford v. Ferrari》,直译过来是福特VS法拉利,会觉得没多少兴趣,再看看主演,嗯,实力担当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稍微有了点兴趣。那就打开看看吧,结果,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了,然后152分钟的电影时长,转瞬即逝,看完之后还会意犹未尽。   《极速车王》改编自历史上真实人物发生的真实故事,相信看完电影的观众都会为这个故事感到相当震惊,会好奇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编的。继续查阅真实的历史情况,一顿感悟后会觉得电影远比生活更精彩!   目前这部电影豆瓣评分达到了8.6分,烂番茄不管是专业评分或是大众评分,还有IMDB和metasore,都得到了极佳的赞誉,可谓是零差评。      故事梗概很简单:   “基于真实故事,聚焦由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带领的一队美国工程师、设计师,以及他旗下的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亨利·福特二世要求谢尔比打造一辆全新的赛车,希望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锦标赛上打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法拉利。最终福特GT40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成功击败法拉利,并蝉联了1967和1968年的冠军。”   下面着重说说本片的实力担当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2018年贝尔为了出演《副总统》,各种炸鸡,啤酒,奶油美国巧克力很快几个月,吃到了235斤,现在为了《极速车王》,瘦回130斤,也就是说贝尔可以瞬间胖一百斤,瞬间减100斤。是在让你敬佩其敬业精神。   再说马特达蒙。2016年为了主演张艺谋的《长城》,自愿把《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主角让给了卡西阿弗莱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拱手让人,接着在2017年出演了不温不火的《迷镇凶案》,终于在2019年选中了这部电影。不得不说,他的眼光终于有了起色。   影片的主线主要就是从这两位人物的视角展开,戏剧性的讲述这两人如何打造一辆赛车级的福特汽车,来赢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的故事。   毕竟是改变自真实事件,1966年的勒芒汽车赛,福特的确包揽了前三名。因为法拉利车手因肯的追赶引发发动机故障,最终法拉利车队中的赛车全部退赛。由此该场比赛的前三名均是由福特的车队持有,但第一名的肯领先优势相当明显,可以说是一骑绝尘。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福特高层要求肯放慢速度和另外两名赛车手同时到达终点线。在一次一次刷新赛道单场记录之后,肯最终选择了妥协,慢慢等待后续的两位车手。最终三车一起到达了终点线。但由于肯的车早于其他两辆车先行离开起点线,最终冠军判给了其他两位选手。就这样,到手的鸭子飞了,如果肯不听福特高管的指令,直接赢得冠军,那将是史上第一个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这正是影片想表达的内涵--“尊严”。看似简单的规则,在官僚体制内却变得扭曲。虽然看上去是福特和法拉利两位大佬之间的尊严之战,实则是车手个人的尊严与腐朽的官僚制度的冲突。因此,当官僚的尊严凌驾一切,观众的愤慨由此点燃,而这也是电影的高明所在,有冲突才有共鸣!   其实这种冲突自一开始已显露,当看似不可一世的法拉利嘲讽福特时,观众可能会鄙夷其高高在上的嘴脸,但是随着剧情深入,才明白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一心一意专注于赛车和车手,反倒承托出福特高层的自私做作,原来福特才是那个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官僚,对待赛车只是一时兴起,对待车手更是三心二意。因此,冠军压线后,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肯才是真正的冠军,但还是纷纷冲向了迈凯轮,而只有法拉利的高管向肯脱帽致敬。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也是电影的高明之处!   虽然肯·迈尔斯最终没用夺冠,但生活还得继续,但不幸再次降临,第二年肯就在试车中去世,留下了众多遗憾。而电影也在这种遗憾中落幕,使得电影更有深度,让观众更有感慨。但这或许带给观众一些启迪:“任何一场比赛都应该全力以赴,因为也许这就是最后一场比赛了。”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