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种子第一方,医家称它“种子如神”!

妇幼卫士:本人不是中医大夫,转发此文是想给粉丝提供一些治疗思路和方法而已。有用药方面的问题请教原作者吧,最好不要自行用药。

说起种子方,很多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比如耳熟能详的六味地黄丸、肾气丸,还有号称第一种子方的五子衍宗丸等。

但是这些种子方主要是适用于男性居多,很多人疑惑没有适合女性的种子方吗?其实并不是没有,而是因为女性种子方很少以补肾立法。

男性以肾为先天之本,所以重在补肾;而女性以肝为先天之本,肝藏血,女性重在调肝经,补血滋阴。

清代有一位名医叫做王清任,他重气血,擅活血治疗,曾撰写出了《医林改错》。书中有很多现代解剖学知识,为了研究这些内容,他四处观摩死刑法场,甚至向很多凌迟刑罚的刽子手学习。

在那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时代,这本书绝对属于标新立异,甚至是大逆不道的。因此,他在当时也是毁誉参半。当然,诋毁他的人,更多是从思想道德方面诽谤他。

王清任不仅系统的整理了血瘀证,自此成为重要的单独一个学派,还创立了著名的五逐瘀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收录于各个版本的《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教材。

五逐瘀汤中有个少腹逐瘀汤,治疗女性原发性不孕症疗效奇佳,有“种子如神”之称,誉为调经种子第一方。

少腹逐瘀芎炮姜,元胡灵脂芍茴香,蒲黄肉桂当没药,调经种子第一方。这是它的方歌。

少腹逐瘀汤:

没药(研)6克五灵脂(炒)6克

干姜(炒)0.6克小茴香(炒)7粒

官桂3克当归9克延胡索3克

川芎6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

功能: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功效,临床应用中,可按比例加减。

不少人认为,少腹逐瘀汤实际是来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温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失笑散,仔细研究方药组成确实能够看到2个方药的影子,大体相同。但是此方的君臣佐使医家认识各有千秋,个人理解如下:

1.君:没药,破血散瘀。

2.臣: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散结止痛,来自失笑散之方。

3.佐:干姜辛散温通,散寒邪,通凝滞;官桂、当归、川芎、赤芍、元胡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

4.使:小茴香理气活血,温通血脉。

以上诸药共成温逐少腹瘀血之剂。原方治疗瘀血结于下焦少腹,包括肝肾等脏功能失调,寒凝气滞,疏泄不畅,血瘀不适,结于少腹。

主治:适合症见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此方原本专为妇科寒凝血瘀诸证所设,现代临床逐渐又有了很多广泛的应用。首先在妇科方面:

1.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经前哮喘、月经量多、崩漏、闭经、创伤性子宫性闭经等。

2.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综合征等。

3.无排卵型功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药流后子宫出血等。

4.不孕症、人流后小腹痛、下腹部手术后遗症腹痛等。

5.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等。

6.周期性乳痛症等。

其次,对男性的前列腺增生症、精液不化症、男性盆腔综合征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现代对少腹逐瘀汤的药理研究证实,具有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解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

少腹逐瘀汤的活血化瘀之法,对很多原发性不孕症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并不乏无效之病例。分析主要原因有3方面:

1.不能坚持用药;

2.不属于活血化瘀法治疗对象,如滴虫或霉菌感染所致;

3.已经发生了器质性病变,非药物所能治。

原创 中医看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