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军功章,见证了广州解放前的最后一场战役。蜿蜒曲折的登山路,留下了战士们曾经背水一战的足迹。从化区温泉镇中西部、G105国道旁的宣星村,面积约5.6平方公里。作为广州解放的最后一场战役——云台山战役的旧址,宣星村因保存完整,游客慕名而来,探寻这座红色史迹。2009年,宣星村获得了全国首个“中国红色旅游文化村”称号,同年建立了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艰苦战:打了一天一夜,整晚炮火连天

宣星村的村民刘伯,1971年到1984年间,曾经担任宣星村的生产大队大队长,主要负责规划宣星村大队的全面工作,检查生产速度与完成情况。在他的记忆中,老一辈的人经常会和他聊起1949年10月,解放军在云台山的那一场英勇而惨烈的战役。

据刘伯回忆:“那场战役打了一天一夜,整个夜晚都是炮火连天。解放军就在村中空旷的地方打地铺休息,古村中的刘氏宗祠,也临时成为了解放军的作战指挥部……而今,许多当年战争的亲历者,都渐渐随着年月逝去了。”

与此同时,刘伯还告诉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南北走向的云台山,在温泉镇云星村和宣星村的交汇处,虽然海拔只有三百多米,但其地处险要,紧扼要津,乃兵家必争之险关,战略位置不言自明。“当时,国民党军队占据了云台山的主峰,易守难攻,解放军从山下向山顶攻打的难度是很大的,最后靠的是人海战术和誓死的决心才艰难攻下。”刘伯说。

刘氏宗祠

军功章:烈士的纪念却无法交到他的家人手中

从化区博物馆的从化革命史展厅中,保存有一枚“东北解放战争模范纪念章”。正是这枚小小的军功章,见证了解放广州前夜的云台山战役。而军功章的主人,是已经在云台山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潘玉德同志。

据从化区博物馆原馆长何彬介绍,这枚军功章是2006年博物馆准备重新布展时入驻的,“当时我联系了潘玉德的战友王敏等当年参加云台山战役的五个老战士,王敏提供给我一份烈士名录和一个军功章。当时王敏不舍得将军功章交给博物馆,所以是我亲自写了借条,才借来博物馆作为馆藏的。”

据宣星村史料记载,潘玉德烈士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132师395团1营的一名战士,132师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潘玉德所在的395团迂回至从化、良口之间的云台山,负责切断敌人向广州的退路。

“这枚军功章是潘玉德在云台山战斗之前,交给当时担任1营文化干事王敏同志的。潘玉德当时告诉王敏:‘这场战争可能会比较难打,如果我在战斗中‘光荣’了,替我把这枚军功章转交给我的家人,他们看到军功章就像见到了我一样。’”何彬告诉记者。

之后,潘玉德所在的395团,在夜间与敌方展开了7个多小时的激烈交战,最终1600多名敌军被击毙或被俘,而395团1营,包括潘玉德在内的50名战士也长眠于荒山之中。由于一直无法查清烈士家属的情况,那枚小小的军功章一直未能交到他的家人手中。何彬在担任馆长期间,也一直在试图联系潘玉德同志的家人或后人,但最终也没能成功,“那枚军功章一直躺在展柜里,很遗憾,潘玉德同志的遗愿至今还没有完成。”何彬说。

▌红色村:古祠堂记录下烈士英名

近日,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再次来到这座充满红色记忆的村庄。宣星村与云星村交界处,就是云台山所在地。从山脚出发,沿着后期修建的登山步道,可以体验解放军曾经作战时所走过的路。大约经过半小时的步行,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也就是当年云台山战役激烈交战的地点。记者看到,宣星村为了缅怀战斗中英勇的解放军,立下了一块永远的丰碑。

刘氏宗祠大门上的门环

下山途中,记者遇到了一群来自海珠区某单位的员工。他们表示,此次是单位组织来参加红色旅游活动,“爬云台山,重走革命路”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站,虽然刚到半山腰就已经大汗淋漓,“战友”之间仍相互鼓励,继续向着山顶进发。

在宣星古村,记者见到了当年的作战指挥部刘氏宗祠。祠堂内的墙壁上,挂着当年云台山战斗主要指挥官姓名及烈士英名录,以及战斗中留下的少数珍贵的图片资料。2012年9月,刘氏祠堂被挂牌为当时的从化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刘氏宗祠的灰塑

当地人告诉记者,曾久居于此的村民,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全部搬进了新村,留下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40多亩的岭南建筑群。当年云台山战役之时,解放军的作战指挥部就在古村中的刘氏祠堂。宣星村党支部书记刘珩说:“虽然村民们早年都已搬进新村,但这里的房屋还是属于他们的,因此宗族的后人还会经常对建筑做一些修缮。平时过年过节,村民还会回来进行上香、掷彩门等宗族活动。”

记者了解到,2009年,宣星村以“运动型”为主题,开始发展红色旅游,修步道、自行车道、汽车道等,对全村进行全面地升级改造。在云台山,修建了云台山战役遗址和长达2000多米的登山石径,对宣星古村的外围面、小巷道等进行了修缮与维护。2009年12月,宣星村被评为全国首个 “中国红色旅游文化村”,同年建立了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每年的清明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许多公司都选择来到宣星村进行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年大概有6000人来宣星村旅游,3、4月份最多。同时,古村是宣星村的一个特色,许多人都会来这里拍照。” 宣星村党支部书记刘珩说。

云台山:广州解放前的最后一战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4军132师奉命歼灭从化一带的国民党军107师321团,之后再进军广州。10月12日,解放军到达吕田地区,与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第三团配合,由三团组织民兵支援,并派出武装小分队,协助大军做好封锁消息、侦察敌情、带路联络等工作。

12日晚上21时,解放军395团第一营经古田、溪头、大冚口首先进抵云台山南麓的温泉宣坑村,然后抢占佛仔坳等山地。此时,国民党的大部队已撤退至云台山下。国民党的先头部队在佛仔坳被解放军一连截击,国民党军主力两个营立即就近占领了云台山主峰,一部分占据公路前面田寮旁边的小山头,用机枪封锁公路,并从侧翼向解放军二连阵地攻击。战斗十分激烈,国民党军两次被击退。

待到黎明,解放军三营从东南方斜插过去,国民党军三面受攻,分股狂奔下山,一部分边打边撤,一部分向河边逃窜。解放军二、三连就近发起追歼。这时,396团奉师部命令赶到,在水底村背后及茅园等地打击敌人,敌人急忙退出,仓皇逃窜。

据了解,这场战斗最终共击毙和俘虏国民党军500多人,并缴获了一大批军火。解放军也牺牲了50人,109人受伤。战斗持续到13日,从化县城宣告解放。此后,解放军势如破竹,不废一枪一弹直抵广州,次日便完成了解放广州的光荣任务。因此,云台山之战为广州解放之最后一战。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赵方圆 实习生 庞舒尹

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骆昌威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楚丽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