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40年,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

津云新闻正式推出“40天,40年——改革开放天津纪事”大型专题报道,我们将在这里用40天时间,带您回望津沽大地在这40年中的40件大事。

40年,弹指一挥间,40年我们自当不惑。

津云新闻记者 白冬梅

1981年3月10日,初春。神户之行即将开启。

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饲养熊猫的魏金林,穿上笔挺的中山装,跟着同行的几个人和肩负着传递友谊使命的两只大熊猫蓉蓉、寨寨,从天津坐车赶往北京机场。在那里,从神户来的专机在等候他们。

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是——在神户举办的海上人工岛国际博览会。

筹备期的“特种”考验

魏金林

年逾八旬的魏金林老先生文化程度不高,但饲养熊猫却有一手,经他手的熊猫都特别有精气神儿。他自己也投入,经常到全国各地拜师学习。起初,魏金林在人民公园饲养熊猫,1975年,人民公园搬迁到水上公园后成立天津动物园,他就是三个创始人之一。

神户之行前,魏金林就得知了这个消息。“特别高兴,也让日本人民看看我们的国宝。”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筹备期间,魏玉林更细心地照顾着蓉蓉和寨寨,也预备着出国的行头。“上头要求,出去时穿中山装,回来时入乡随俗穿西装。”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找裁缝找了很久,都不知道西装咋做,最后在一个老裁缝的帮助下才勉强做出一套。魏金林的闺女又拿着外汇券去友谊商店,给他买了四双白色尼龙袜子、一件黑灰呢子半大衣、一身蓝色中山装、一双三接头黑皮鞋和一个黑皮包。这是魏玉林在日本期间的所有行头。

而蓉蓉和寨寨也并没闲着。去异国他乡“访问“,对它们来说,也是一场“考验”,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有不适的风险。于是,天津动物园从1980年9月10日至25日,对两只国宝进行了为期15天的适应性训练。

训练过程,今年81岁的耿建华老先生记忆犹新。耿建华,1965年到天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工作,1983年任市政府外办副主任,1992年任市政府外办主任。带着熊猫蓉蓉和寨寨去神户“访问”,耿建华也参与其中。

耿建华

1992年8月3日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见观摩第25届奥运会的天津市政府代表团,与耿建华亲切握手

据耿建华回忆,这15天的训练,准备了大小两辆车,带足了大量鲜竹和各种药品,从天津出发,途经大石桥、营口、沈阳、北京,最后返回天津。在途中运转时,经过400公里、12小时的汽车运输,800公里、13小时的火车运输,800公里、1小时05分的航空运输,同时在各个转运站,又经历了各种奇光异声的惊吓考验,蓉蓉和寨寨反应良好,安然无恙,具备出国条件。之后又经过5个月的观察,大熊猫的精神、活动和食欲都很正常。

1981年3月2日,神户王子动物园园长山神正先生专程来到天津迎接大熊猫。

3月9日下午,在天津动物园熊猫馆前举行了“蓉蓉和寨寨赴日欢送会”,百余人前来参加。

3月10日上午,一行人坐上日本航空公司的专机,从北京飞往神户。而在神户那边,一个花费3亿日元兴建的巨大熊猫广场和豪华的熊猫馆正等着蓉蓉和寨寨的进驻。神户市民翘首以待它们的到来,关西地区的户外大屏幕已经连番轰炸了很久,对于这两只熊猫,那的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就等着看“熊猫本尊”了。

神户六个月1000万人的欢乐

神户,一个有着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国际海港城市,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兵库县,是兵库县的县厅所在地。

神户从1966年开始,用移山填海的办法,于1981年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人工岛。为庆祝海上人工岛的建成和展示先进科学技术,神户市于1981年3月举办了主题为“创造新的海上文化城市”的海上人工岛国际博览会。

蓉蓉和寨寨来“访问”展出的,就是这个博览会。

只是,这样的展出邀请,也经历了2年多的“长跑”。耿建华老先生介绍,1978年6月,宫崎辰雄市长率神户市友好代表团访问天津时,提出借展天津的大熊猫参加1981年神户人工岛国际博览会。为解决大熊猫参展,宫崎辰雄市长又特派佐野雄一郎副市长于1979年6月专程来天津商谈借展大熊猫事宜。按照中国政府规定,作为中国最珍贵的动物,大熊猫不准向外国赠送、交换和借展。不过,由于天津和神户是中日两国间建立的第一对友好城市,在天津的多方努力下,国务院将此作为“特殊问题”处理,最终批准了天津大熊猫赴神户展出。

这样,就有了蓉蓉和寨寨在神户的“一展风姿”,从而轰动整个神户,在日本关西地区掀起了风靡一时的“熊猫热”。

当年47岁的魏金林,跟着蓉蓉寨寨在神户呆了整整半年。这个经历,对他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

魏金林

魏金林回忆说,从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神户人民对他们此次出访的欢迎程度,红地毯、仪仗队奏乐、摩托车队排列、警车开道,电视直播,这阵势,把他吓了一大跳。

到了展出时,魏金林更是没有想到,大熊猫能够引起人们如此浓厚的兴趣:“那些人呀,甭提了,特别多。排队的人都晒黑了,汗水不停往下流,排队四五个小时,就为了看一会儿熊猫。”

为了照顾排队的人,魏金林也想了一些办法。“熊猫吃饱了就往那儿一堆,睡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怎么办?我就轮流喂它们,总有一个可以‘值班’,别让人家游客等太久。”

饲养经验丰富的魏金林,在展出期间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尊重,很多事情,也都向他讨主意。有两天赶上魏金林歇班,他去东京看风景,结果当天就接到电话说熊猫病了,他匆忙赶回来。不过一进去他就放心了,原来他们就是吃多了,没消化。他说他都能闻到大熊猫撑着的味儿……

半年后,他即将回国,同行给他的评价是:经验丰富能力强,可惜了没文化。意思是说,如果他会写作,很多东西都能当宝贵的资料留下来。不过日方为这次展出出了一本书,魏金林每天怎么干、怎么说,都记录了下来。这本书现在还在魏金林老爷子身边,可惜都是日文,他看不懂。

这半年,有1000多万人观看了熊猫,最多时一天达20多万人。据《朝日新闻》当时的报道:“博览会最受欢迎的是大熊猫。”原本估计神户博览会半年观众只有600多万人,由于熊猫参展,实际观众竟高达1600万人。

1981年9月15日下午,在一片“大熊猫再见、再见大熊猫”的歌声中,蓉蓉和寨寨完成了自己的展出任务。9月17日,一行人乘日航专机返回。

天津港、神户港的港口合作

推动了天津各方面发展

耿建华老爷子,作为外事人员,他对天津与国际友城交往合作的很多事情都是亲身参与,对于这次带着国宝走出国门,以及未来对天津发展产生的影响,他有相当的发言权。

他介绍说,1981年的神户博览会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展品,其中与神户结成友好城市的天津举办的中国天津展览馆,是唯一独立的外国展览馆(将其他几十个国家的展品集中在一个馆里)。天津馆展品中有中国传统的工业品、著名的天津地毯、刺绣、畜产品和轻工业品,还有天津产品小卖部和天津风味小吃部。蓉蓉和寨寨是博览会的最高“宾客”,日方对它们的接待,非常精心投入。

耿建华还记得一位日本老人,在参观完天津馆后说“我为中华民族的高度文化所惊叹。一个质实刚健、忍耐困苦的民族,必定能使国家繁荣。”

耿建华说,在半年时间里,天津展览团接触和结识了500多名新老朋友,那些日本朋友,有的来谈贸易,有的来参观,也有不少是在天津馆工作的。

三年后,1984年3月1日,天津和神户两市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神户市协助天津港进行管理和建设协议书》,并聘请以神户市港湾局局长鸟居幸雄为团长的港口顾问团来津工作。这是我国对外开放后聘请的第一个外国顾问团。

1984年4月,鸟居幸雄率神户港口顾问团来天津协助工作,耿建华负责接待。耿建华回忆,那时,天津港务局领导最大的“心病”就是积压了十多年的压船压港问题。日本专家一到天津,就深入码头、货场、仓库、锚地、船闸进行测量,还深入到铁路、公路、外贸、内海航运等30多个部门进行调研。针对天津港长期压船压港的问题,神户专家制定了港口紧急改造方案,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与此同时,作为改革试点,1984年6月,天津港在全国第一个实行了“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港口管理体制,中国港口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耿建华说,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给天津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变化。比如1984年,法国北加莱海峡大区城建专家应邀来天津工作,对金融街、海河和老城区改造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之后,天津在加快城市建设中,特别是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中,吸纳了法国的城建理念和建筑风格,进行了房屋拆迁、河道清淤、桥梁修建、园林绿化等工作,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天津已同世界上48个国家的87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耿建华很感慨“国际友城是地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渠道。40多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充分利用国际友城的关系,互利合作,为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