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枫桥经验”小故事|“三剑客”+“三诊法”,助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编 者 按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

为能进一步讲好“枫桥经验”精彩故事,我市举办寻找新时代“枫桥经验”故事活动。本次活动由全市104家单位共同参加,以分组的形式寻找“好故事”,紧扣“党建引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化并举、共建共享”五大主题,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挖掘全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

诸暨发布正式推出《寻找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彩故事》系列专题,一一展示我们的寻找成果。

第十六篇

近年来,次坞镇进一步压实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以“预防为主、基础为主、调解为主”为工作基调,选用经验丰富的专职调解员,成立“三剑客”调解室,采取矛盾纠纷化解“三诊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应利明、俞乃平、余晶,是次坞镇司法所的专职调解员。随着一件件纠纷的化解,三人渐渐熟悉次坞各村的大事小情,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们为“调解三剑客”。他们三人分工合作,各出奇招,轮番“攻势”,一桩桩一件件纠纷在他们手上得到了平息和化解。

在“三剑客”的调解故事里,一波三折的调解场面经常上演。据悉,自2017年10月以来,“三剑客”已着手解决了21起因交通事故、意外事故等引起的赔偿纠纷。余晶总结说:“接到案子后,我们都会先开个碰头会,充分交换意见,形成调解方案,然后各自分工,每人各司其职,从政策到法律、从家庭到社会、从生活到人情,耐心地进行调解。”俞乃平打趣说,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不光要有一张“婆婆嘴”反反复复地劝,还要有两条“蚂蚁腿”不厌其烦地跑。

“调解三剑客”的成功还得益于次坞镇自创的矛盾纠纷“三诊法”。一是定点定期“门诊”。镇党政班子领导每周轮流在镇群众接待窗口“坐堂问诊”,接待群众来访,直接听取群众诉求,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明确解决和化解的时限。同时,积极建立镇级调解专家库,定期约请他们到镇综治中心进行专场调解。二是集中力量“会诊”。定期分析会诊纠纷时间较长、权属情况较为复杂、上访强烈,矛盾突出的案件。会诊过程中镇各职能办公室认真剖析矛盾源点,寻找化解矛盾纠纷的突破点,注重综合施策,形成协同处理疑难杂症纠纷机制。三是跨村联片“出诊”。要让群众少跑腿,干部多跑路,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派遣人员上门到群众家里,到第一现场,力求把矛盾纠纷在一线解决,消除在萌芽状态。延伸“大调解”工作体系,挑选有能力的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乡贤、老干部等参与调解工作,借用他们的人脉关系,巧妙地寻找突破口。实行包村领导带案下访、预约下访,由包村领导进行集中到村走访,在解决问题、理顺情绪、促进和谐上下工夫,采取现场办公形式,集中解决村内疑难信访积案。

“三诊法”的实行、“三剑客”的诞生,让次坞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单纯的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功能向全方位的社会管理、群众工作延伸。“调解三剑客”形成了良好的效应,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既维护了受害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当地良好的社会秩序。

供稿:杨新华

来源:寻找新时代“枫桥经验”故事第八小组

第八组成员:组织部、统战部、老干部局、市委党校、人社局、国土资源局、邮政局、服务业发展办、大唐镇、次坞镇、应店街镇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