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雄凯

制片人、影视导演。1964年生于云南个旧云锡公司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84年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曾在个旧电视台、云南经济广播电台、红塔电视台担任新闻主播,从事广播、电影、电视工作近30年。2006年在电影《轮椅上的奇迹》《掌声响亮》《和顺的夏天》担任外联制片;2008年开始影视导演生涯,先后导演了音乐电视专辑《爱的方向》,云南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专辑《最后的遗产》,微电影《铃儿响叮当》《那一夜星光灿烂》等。其中《最后的遗产》荣获2017年第四届中国出版物政府奖(政府最高奖)等奖项;《铃儿响叮当》荣获第二届全国职工微电影巡展最佳摄影奖;公益微电影《那一夜星光灿烂》荣获第五届“我的长辈微视频作品”征集(国际)公益评析活动最佳人文奖、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好作品奖,中宣部宣教局、中央网信办传播局、中央新影集团举办的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优秀作品奖,2018年3月该作品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优秀作品奖。

今年3月,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微电影展映盛典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我省知名导演钟雄凯执导的公益微电影《那一夜星光灿烂》荣获国际微电影优秀作品奖,成为从7300部来自国内外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173部优秀作品之一。

作为当今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以短小精悍、酣畅凝练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近年来,我国已有数万部微电影问世,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微电影犹如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绝句,绘画艺术中的小品画,其叙事过程中的“起承转合”,于时空转换中采用的蒙太奇手法同样运用自如,秉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特点,于方寸间见意象、以有限中表无限,迎合了普通观众在短时间内的深度审美。

《那一夜星光灿烂》缘何从7300部国内外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优秀作品奖?成为为数不多的获奖作品之一?生于1964年的钟雄凯——从个旧云锡公司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走出来的本土导演,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01

“小形式”熔铸“大情怀”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视频、短视频。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40分钟之内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制作周期7-15天或数周,投资规模 几千元到几十万元每部的视频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一般来说,主要有草根型、情感型、青春爱情型、励志奋斗型、古风型、唯美风景型几种。”钟雄凯介绍道,《那一夜星光灿烂》,是取材于云南本土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真实故事。以反映特定时代情感纠葛为故事主线,紧紧围绕不同时代正能量的释放思维展开创作,巧妙设计剧情和矛盾,在时代情感和正义方程的有机整合中,找到了最佳的融入切合点,是一部集人性、人心和法治、友爱反复交织,求实与求真的正能量情感微电影。整剧以一名期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李芬和退休记者赵黎明的偶遇展开回忆,以一盒老旧的录音带为叙事载体,一个头破血流的农民矿工、一位敬业尽责的倔强记者、一棵默默无言的大龙树,为观众撕开了一段无奈、辛酸而又充满正义维权和人间大爱的故事。影片以写实手法表现艺术主体,以意境虚构升华主题,以“世间多一个好人,夜空里就多一颗明亮的星星”揭示主题,侧面烘托情感融合,正义书写永恒的不变方程。

“这个作品根据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主任罗建艺的一段真实经历改编创作而成,罗主任参与了该影片的策划,邀请了云南省优秀的影视创作人才组成班底进行拍摄制作,最终形成一部艺术精品。整部影片筹备了三年之久,仅在剧本的创作和讨论上,就达到了几十次之多;在二度创作中,为了给观众最真实,最具艺术性的体验,剧组聘请赵晓刚、姜志峰、赵玲莹、王贤、杨轶如等一批知名演员作为该剧的主演,精心塑造人物,力求还原事件本真,力求情感真挚,力求打造影视精品。”

“小形式”熔铸“大情怀”。回顾中外文学发展史,早在神话和史诗繁荣的西方文学初期,中国就出现了以洗练精审为特点的记叙、论说文集《尚书》和自然优美、风格多样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唐宋时期短小凝练而又优美的诗词,堪敌西方文学的长篇大著。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千山”“万径”类似于影视视听语言中的“大全景”的描写,再把镜头进一步推进,由“孤舟”的全景至“蓑笠翁”的中景人物描写,再聚焦到特写——“独钓”这一具体动作上;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表达出钓鱼翁的孤寂,虽无声却意味深长。

再如北宋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雄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可见中国古诗词因其体裁特点与微电影的创作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微电影也应和了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叙事元素应同形式一样化繁为简。所谓“小形式”熔铸“大情怀”,妙从中来。

02

“小跬步”酝酿“大千里”

“我始终坚持云南本土元素,也坚持用本土团队,目的就是让本土导演、编剧、演员拥有走出去的机遇和平台。”钟雄凯坚持这样的创作理念,制作的许多作品逐渐在圈内叫响。在30年的影视创作、执导生涯中,他导演的影视作品《最后的遗产》《铃儿响叮当》《那一夜星光灿烂》,捧回了一系列国内大奖。

当然,执导微电影只是锋芒小试,甚至是无奈之举,感觉“不过瘾”。作为本土导演,钟雄凯有着自己远大的梦想。目前,已有两部大电影和一部电视剧的制作计划,他希望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让梦想化为现实。然而困惑的是许多投资商一提到本土团队,就不愿意投资,不相信我们自己的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自信的人,或许在这种偏见中就消沉下去,庸庸无为。而钟雄凯始终坚信自己,无论外界投来何种目光,他始终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捧回一个又一个奖杯来证明自己,证明我们云南也可以出土优秀的影视作品。

“目前虽然在一些鸿篇巨制上云南与北京等地还有差距,但我想通过一点一点努力,让云南影视创作团队逐渐在国内影视圈中凸显出来,这是我的初衷和希望。”钟雄凯认为,要得到影视界和广大观众的认可,就要有一批影视人的坚守,从编剧、导演和演员都要具备相当的实力。但我们必须加倍努力,这是前提。

今明两年,钟雄凯即将投入两部大电影和一部电视剧的制作与执导。 其中一部是音乐歌舞轻喜剧电影《我心的方向》。

作为云南本土的导演,更作为来自红河这片热土的赤子,钟雄凯有着浓浓的乡恋、乡愁。红河州是云南旅游的一张名片,是云南省大力开发旅游的地区之一。他将《我心的方向》的主场景和故事的发生地放在红河州,自有其深远意义。首先,红河州拥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电影中融进了很多红河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如石屏异龙湖和海菜腔,屏边滇越铁路人字桥、绿春的哈尼长街宴,金平勐拉温泉傣族少女沐浴场面及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撒尼人阿细跳月等,无不为影片提供了广阔而独特的创作空间。本片将助力红河旅游,塑造红河影视新形象,是双赢的举措。整个影片都用歌曲、舞蹈来衔接,这些歌曲,有的是原创,有的是民族民间小调、原生态音乐,有的是大师音乐作品。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碰撞、融合,使该电影的音乐和歌舞有着浓郁的红河地方特色和韵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钟雄凯始终坚信,自己的努力,必将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他的目标是不断执导出一部部优秀的影视剧,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导演。在影视创作、执导的路上,永不言弃!

红河州花腰彝族少女

经典民族舞蹈《踩云彩》

云南政协报投稿邮箱

基层政协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检、法、行政司法相关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史、文学、鉴赏等副刊类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体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识别关注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