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鹘鹰飞机(FC-31),是中航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研发的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优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单座、双发、外倾双垂尾、全动平尾的正常式布局,两侧布置大S弯进气道,全机隐身设计,配置内埋武器舱,采用两台俄罗斯生产的RD-93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这也是FC-1“枭龙”战斗机的标准动力。
“歼-31”作为沈飞的自主研发的项目,首度公开是在2014年,机长16.8米,翼展为11.5米,机高4.8米,最大起飞重量25吨,最大速度1.8马赫,实用过载-3到9G,最短起飞距离400米。歼-31售价约为7000万美元,仅为F-35A的一半,性价比非常高! 鹘鹰战机不能进行超音速巡航,但将装备中国国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综合航电显示系统,内藏式弹仓可以携带4枚霹雳-12空空导弹和各种精确制导空地弹药。如果歼-31一旦实现出口,会跟三代机一起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以下市场中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按照计划,鹘鹰的试飞将会持续到2019年,从2022年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并外销,具备初始作战能力,2025年能够全面装备客户的空军。
“歼-31”选在巴黎航展作为自己出征国际航展的第一步也是有考虑的,首先是巴黎航展的影响力,其次就是主要对手F-35A也将出席巴黎航展,叫板的意味颇为浓厚。而且,“歼-31”项目现在已经获得了沙特的初期研发资金的支持。有了资本撑腰,征战国际市场的底气就更足了。 此外,按照“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中国军备的研发思路。显然,中国肯出口“歼-31”,也就是在宣誓自己的六代机研发计划的上马。这无疑是一个更好的信号!
至于六代机性能标准国际上仍然有诸多疑问,但是,显然一个最为关键一点是所有国家的认同:六代机的战斗力必须要碾压五代机,这才具备跨代的基本条件!

所以,无论“歼-31”这次巴黎之行是否会欠下大单,我们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而感到自豪,可以期待在不就的将来跨时代的六代机将会在中国的天空上翱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