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美的高铁新城一角

美丽的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绿色发展理念给梁园人民的馈赠。这几年,梁园区瞄准生态文明建设不走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力推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一廊提升”建设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园区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工程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加快实施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筑牢“绿色长城”,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好生态底线。

近年来,在东西绵延43公里的故道大堤南北两侧,梁园区精心谋划,建成了22条260公里的绿色廊道,形成了以防护林工程为重点的网、带、点、片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其中,较大的防护林带共有6条,这6条生态防护林带犹如四道天然绿色屏障,阻挡了风沙,释放着氧气,保护着故道以南60多万亩农田和大堤以北26万亩沙化土地的增产增收,保护着商丘城市的生态安全,更为商丘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出了绿色贡献。

眼下,古老的黄河故道上,一万亩森林郁郁葱葱,风光旖旎。

几年来,梁园区扭住绿色发展不放松,瞄准生态建设不走神,紧盯生态保护不分心,按照“社会造林、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绿色建设。

每年冬春季节,梁园区“四大班子”坚持带领党员干部走进故道林区参加植树造林,区直机关单位、社会各界群众和青年志愿者同时组成植树大军奔赴林海投入植树大战。据统计,2013年,他们完成创森工程3675亩,2014年完成创森工程5205亩,2015年完成创森工程21617亩,2017年完成义务植树3000亩,2018年全区义务植树4000余亩,义务植树尽责率在90%以上。完成了连霍和商周两条高速公路35.8公里的植树工程,造林面积3727亩;完成了济广和商登两条高速公路14.9公里2208亩的造林面积。完成了景观线路造林2197亩、城区片林350亩、农田林网2100亩、城镇社区绿化1270亩。

资料显示,目前,梁园区现有林地面积32.42万亩,“四旁”植树面积4.3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7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1.79%,城市绿化覆盖率43.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8平方米,林业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

在大力搞好依河沿岸和农田林网“补植补造”的同时,他们还从林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考虑,加大林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展经济林和蔬菜瓜果基地6万多亩,发展特色农家乐307家,发展百亩以上规模专业合作社26家,采摘园280多家。如刘口乡大樱桃基地,孙福集乡“定海神针”山药基地,谢集镇优质葡萄基地,双八镇优质草莓基地,水池铺优质辣椒基地等,成就了黄河故道43公里的生态廊道。

为保护全区的造林绿化成果,梁园区林业局选派森防专业人员深入林区定期调查,利用飞防、人工和生物相结合的立体防治手段给森林“调养机体”,确保森林茁壮成长。在森林防火、控制采伐、野生动物保护和木材市场管理等方面,时常做到警钟长鸣、一丝不苟,同时,对辖区内三陵台、清凉寺、裴武庄等地的2000多棵古树名木挂牌登记,编号在册,全年检测,按时养护,有效保护了全区森林体系完好无缺。

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这几年,梁园区把营造“林城和谐”的宜居环境,作为打造“蓝天碧水”工程孜孜不倦的追求,铿锵的步伐坚实有力。

在城区道路和背街小巷,该区按照“推门见绿,放眼皆绿;见缝插绿,有路必绿”的规划蓝图,大力实施城区绿化、亮化和美化,城市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力提升。

据统计,三年来,梁园城区新增绿化面积328万平方米,新建了康林河运动主题公园、青年公园、锦绣绿地、高铁商城绿地、铁三局绿地等53处绿地。高质量完成了清凉寺大道、梁园路、凯旋北路、建设路、团结路、昆仑路、锦绣路林苗一体化建设,同时对八一路、天瑞路、新兴路等12条区管道路进行了绿化提升和改造。对流经区内的包河、万堤河、忠民河、康林河、古宋河5条城市内河实施高标准绿化。真正做到点、线、面结合,乔、灌、草相依,使农村和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无缝对接,完美结合。

据介绍,三年来,梁园区委、区政府每年都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资金列入年度预算,三年累计投入20.41亿元,其中在城郊投资6.4亿元,在城区投资14.01亿元。

在农村,林水和谐相映生辉,在城区,林城相拥相得益彰,整个梁园被绿色环抱着,迸发出活力四射的发展后劲。绿色象征着生命,蕴含着希望,眼下,绿色梁园正绽放着美丽的光彩,步履铿锵地迈进新时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