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出品】半月之前,好友山水告诉我,为期十多天的武功镇河滩会即将开集,本来山人也要前去看这难得一见的陕西传统民俗盛会,临到跟前因故出了趟远门,以致错过。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看大戏,听秦腔

陆续看到好友所拍图片,虽然时间是2015年末,但看图却俨然旧时陕西,似乎多年一直未变,于是发于此,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关于传统的珍贵影像。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赶集卖竹席

由于最近还要外出,头条号及公众号更新会比较缓慢,但计划中的一些专题会陆续推出,感谢大家对于《山人社》的持续关注和支持,顺祝新年快乐!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背篓

武功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一直为武功县驻地,后因县域合并以及交通等问题,武功县驻地于1961年移至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经过的普集镇。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老茶摊

作为千年古镇,武功镇的规模却依旧庞大,教稼台、报本寺塔、苏武墓、城隍庙、姜嫄墓等名胜古迹也让武功镇美名在外,同时武功镇还是陕西九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观众

河滩会因在镇旁漆水河滩举办而得名,是为纪念后稷教民稼穑、开创农耕文明而起,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七至十七举办。传说已经持续了四千多年之久,也是陕西还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庙会,每逢开集,人山人海。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上妆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撰文、摄影/山水

庙会,是儿时关于冬月最难以忘怀的事情。

那时候母亲携带我们,走在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会上。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全家福

在县城老街道供销社那高高的柜台上,摆着一列列五颜六色的布匹,人们挑来拣去,扯布做新年的衣裳。食堂门口热气腾腾的铁锅里,刚刚捞出来的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油糕和金灿灿的麻花,引得小孩子们驻足不前。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打秋千

大街上,在一堆堆甘蔗前,卖甘蔗的熟练的把顾客挑好的长甘蔗砍成一截截。人们在大喇叭的高声吆喝中,在人潮涌动的街道上,缓缓移动(人太多,走不动)。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旱烟

那时候县城只有一个洗澡堂子。整个冬月,我们也就是过庙会的时候,走五六里乡路,去县里的澡堂子洗澡。光线昏暗的澡堂子里热气熏天,简陋的木柜子被蒸汽熏得不停在滴答水珠。洗完澡,在热气腾腾的狭窄拥挤的空间里,把厚棉袄棉裤穿回身上实在太艰难。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大喇叭

办完洗澡这件大事,吃上了酥甜可口的油糕,扯上了花布,事情都办妥了,母亲就带我们去一个小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鸡丝馄饨。那馄饨可真好吃,许多年过去了还是忘不了。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后来来到城市,远离了乡村广阔的土地,故乡只是在遥远的记忆中。偶尔回乡,老街道早已经荒废,儿时繁华的店铺,拥挤的人群都消失了,只留下一座倾颓的破城。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新的城市已经东迁,街道更宽阔了,商铺更高大了,庙会的时候,人更多了,汽车也更多了。当年那馄饨摊我却再也找不到了。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卖服装

拍武功河滩会,观看河滩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们,也许是在寻找我儿时的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歌舞、马戏团表演、摩天轮、小火车、旋转木马、旱地溜冰池等等这些现代的游艺设施也都进入了乡村庙会,精彩轮番上演。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中间休息

每逢庙会赶集,唱秦腔绝对是少不了的环节,演员化妆、演出专心致志。冬天寒风凛冽,他们冒着严寒演出,仅化妆就需要大约半小时。演员们身兼数职,演出条件、生活都异常简单,一天两场演出一直会持续4个半小时,中午还要自己带妆生火下面条。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漆水河边

一排排的大棚搭建起在河滩边的麦地上,在这十多天的光景里,把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庙会,呈现在漆水河畔,黄土畔边。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回家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守厕所的人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抽旱烟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姐弟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看见旧陕西 · 武功镇河滩会

山水,生于1973年的地道陕西人,长居于西安,摄影以人文纪实为主,近年来持续拍摄《道北》、《圣母山》、《陈炉人家》、《国棉棚户区》等专题。

全文完

欢迎分享并转发朋友圈

山人社

您口袋里的人文杂志

主编|Recluse 微信|82299676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