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护卫是多数国家给予到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的一种最高礼遇和一项严格安全保卫措施,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通行做法,执行这项任务的护卫队被人们称为行进中的“护卫使者”,流动的“仪仗队”。

提到我国的国宾护卫队,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身材威武高大,身着帅气礼兵服,脚登锃亮乌黑马靴,头戴白色护卫头盔,驾驶白色摩托车,很帅、很炫酷……但对于国宾护卫队队员的选拔和训练标准、服装和车辆等细节,我们是知之甚少。

今天,本网记者为你解密“中华第一骑”——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七支队国宾护卫队。

解密一:队员选拔百里挑一  训练千锤百炼

护卫队员驾驶1米宽的摩托车通过1.1米宽的通道。(摄影:王双战 国宾护卫队供图)

百里挑一、千锤百炼,这用来形容成为一名合格国宾护卫队员的过程,再贴切不过。身高1.82米以上,“标准体重”,“匀称体型”,“五官端正”是当国宾护卫队员的基本条件。按照“个人申请、支队推荐、择优选拔、梯次搭配”的要求,然后再通过口语测试、政治考核、思想摸排和动作、心理、身体、表情等一系列严苛考核。

护卫队员以80公里时速穿越火圈通道,练就强大心理。(摄影:王旭鹏 国宾护卫队供图)  

护卫官兵一字型排开,同时进行处置路面障碍物训练。(摄影:王旭鹏 国宾护卫队供图)   

 成为国宾护卫队员,不仅需要具备思想素质过硬,身高体型匀称等基本条件,还要经历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6大模块18个科目近18个月的艰苦训练,熟练掌握窄路驾驶、蛇形驾驶、转“8”字、50米快速起步定点停车,斜线起步停车、90度急转弯、队形变换等摩托车驾驶高难绝技,扎实具备护卫途中排除险情、恶劣天气和夜间安全护卫的坚实技能。此外,部队牢牢把握科技兴军的时代要求,用“大数据理念”支撑训练,把一日6考数据收集分析,形成科学训练体系;每名官兵都要熟知国宾摩托车3大类40件装备的主要性能和声、光、电、磁、力等多种基础常识。

“护卫就是战斗,只有平时流血流汗,战时才能不辱使命。”武警国宾护卫队中队长王雷慢慢地挽起衣裤,肘部、双腿疤痕累累,有的还发红流脓,这都是严格训练留下的光荣“勋章”。一台执勤摩托车重达268公斤,相当于3个成年男性的重量,而推车5公里跑是每人必练的基础科目。官兵每天人均训练8个小时,重组建以来,人均驾驶里程达到60000公里,几乎能绕地球一圈半。炎炎夏日,骑行中双腿在表面温度100多度的发动机边灼烤,头盔内温度40多度,马靴里能倒出水来;凛凛寒冬,迎着零下10多度的刺骨冷风冻得手麻脚木透心凉,有的官兵都患上了风湿病和关节炎;雨雪湿滑,摩托车轻飘难以驾驭,车把稍有偏离就可能摔车……

手套墙,记录了官兵的奋斗历程,训练一周就磨损一双手套。(摄影:虞鹰)

轮胎墙展示训练磨损的轮胎。(摄影:虞鹰)

严苛的训练中,官兵挂档位每2个月就会挑破一双马靴,耐用3到5年的轮胎平均每2天就要更换一条,摔伤、碰伤,被摩托车汽缸烫伤更是家常便饭,甚至伤口处的血、沙土和衣服都粘在了一起。在部队营区,有一面贴满官兵平均每半月磨坏一双骑行手套的“手套墙”:它们磨得发毛、破洞,甚至被汗水、血水浸得褪色,这都是国宾护卫队员艰辛付出的永恒印记。

护卫队员永远不能回避危险,越是危险越要奋不顾身,越要主动挑战。为了提高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排除执勤中各种险情,队员们专挑雨、雾、风、雪等特殊气候条件下训练。为了处置路上障碍物,他们把砖头、罐头盒等作为假设危险物,在每小时120公里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不减速、不下线、不改队形,弯腰排除。

解密二:上勤时的“黄金标准”

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护卫官兵整装待发。(摄影:安晓惠 国宾护卫队供图)

担负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护卫任务国宾护卫队成为厦门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摄影:安晓慧 国宾护卫队供图)

礼宾大队大队长高峰介绍,国宾护卫队员除了每次上勤前都要把马靴擦得一尘不染,手套洗得洁白如玉,头盔戴得规范标准外,还有自己的“黄金标准”:坐如钟。护卫队员坐在车上要求头正、颈直、目平、身体与车体成90度直角,2个小时一动不动。队员身背十字架、领别大头针、睡觉夹木板,连吃饭也保持这个姿势;行如风。车队以120至140迈速度与主宾车编队行使,各车左右偏差不超过5厘米。外宾车队离京时,在三元桥加车的队员必须在5秒钟内完成加速,且与前车衔接流畅、浑然一体;稳如磐。遇到盘桥、收费站等路况,车队都要减速或变换队形,却始终“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斜面任一角度看去都是整齐的直线。

官兵们说:“整齐划一的队形动作,是军人形象的完美展示,更是大国威仪的有力宣示。”

解密三:护卫队摩托车“中国制造”

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护卫官兵严阵以待。(摄影:安晓惠 国宾护卫队供图)

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的国旗墙前,展示了国宾护卫队曾经使用过的摩托车。(摄影:虞鹰)

国产春风650G型摩托车。(摄影:虞鹰)

国宾护卫队摩托车采用的是国产春风650G型国宾护卫摩托车,车身长2.5米,宽1米,高1.28米,全车重达268公斤,最高时速为177公里。

春风650G型国宾护卫摩托车,外观设计犹如一头雄狮,设计灵感来源于天安门前的石狮子,车头大灯好比雄狮双目圆睁,意味时刻警惕着四周。车身为白色,整车涂装采用国旗中的中国红和五星黄,并融入长城标志,突出中国主体元素。同时车头装有武警警徽,后侧边箱喷涂“中国武警”及英文缩写,表明武警属性,体现护卫使命。车前安装了自动升降挡风玻璃,可根据风速大小自行调节高低,减小风速阻力保证护卫队员坐姿端正,保持良好形象;刹车采用先进的ABS刹车系统,可使队员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保持车量平稳;车头大灯采用LED材质,有效增加夜间行驶照明距离,确保行车安全。车辆安装了警灯警报,展示了武警威严,起到了震慑作用。车上还配备了370兆数字集群车载电台和4G加密图传设备,能够实现车组与武警部队指挥网互联互通、远程动态可视可控,确保执勤中能实时传输,高效指挥。

解密四:帅气服装展现大国军人形象

(丁宝顺供图)

国宾护卫执勤服共分春秋礼服、夏礼服、冬礼服三种。橄榄绿色礼宾服为春、秋、冬季执勤服装。采用深橄榄绿色夹克式上衣、马裤,辅以金色佩饰、红色点缀,配黑色马靴,戴全覆盖式白色头盔,配以红、黄色调图案。第二套款式是白色礼宾服,为夏季执勤服装。采用白色夹克式上衣、马裤,辅以金色佩饰、红色点缀,配黑色马靴,戴全覆盖式白色头盔,配以红、黄色调图案。

这两套服饰都体现了武警元素,彰显了和平理念,展示了司礼形象。橄榄枝象征和平,勤务章上五星和盾牌设计凸显军事内涵,“国宾护卫队”和“PAP”字样表明了勤务属性,领花,胸标等所有服饰都进行了放大处理,更显大气。腕章绣花造型,如随风飘扬的旗帜,比喻中国特色道路越来越宽广。

解密五:护卫队形有讲究

2017年,特朗普访华期间,武警国宾护卫队护卫展现大国风采。(摄影:武炎龙 国宾护卫队供图)

队列行进训练。(摄影:虞鹰)

国宾护卫队按照“加强前卫、顾全两侧、备有机动、形成封控”的原则,区分不同国宾规格和不同路段,采取不同护卫队形。护卫队形分为基本护卫队形和加强护卫队形。

基本护卫队形通常分为11车护卫队形和9车护卫队形。加强护卫队性通常分为21车护卫队形、19车护卫队形和特殊护卫队形。

记者虞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