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公元前48年至今已经过去2067年,这颗超新星残骸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氢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红色闪亮星云,其直径庞大到1.2万亿公里,约为地球和太阳距离(日地距)的8000倍,比我们常说的最大恒星盾牌座uy的体积大多了,就是前段时间公布照片的m87星系中心黑洞的体积也跟它差得远,真是大的惊人呀。古代对于超新星和彗星的记录,可以通过现代天文学观测发现的一些星体在位置和时间上往前推演,就能在古代的记录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因为超新星爆发后星云扩张的速度也可以转化成缩小的速度,当其缩小到一颗恒星的时候,就是其爆发的时间。

我们用肉眼所能观测到的夜空天象中,超新星爆发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它表现为某个地方突然出现一颗十分明亮的大星,开始的一段时日会非常明亮,时间通常长达三个月甚至三年之久,这一过程中会渐渐变暗并最终消失,在古代,这种突然出现的大星被称为“客星”。

汉元帝初元元年的超新星残骸被发现,外围部分膨胀到日地距8000倍

古代比较著名的超新星有“天关客星”和“第谷超新星”,天关客星是我国北宋时期的1054年看到的一颗超新星,它就是如今蟹状星云的前身,距离我们约6500光年,被我国宋朝的星相学家记录在案。

汉元帝初元元年的超新星残骸被发现,外围部分膨胀到日地距8000倍

第谷超新星是1572年在仙后座位置爆发的一颗超新星,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详细记录,我国天文学家也曾将其记录在案,这颗超新星是一颗la型超新星爆发,它的外壳气体目前仍以大约每秒9000公里的速度从中心方向向外喷发。

汉元帝初元元年的超新星残骸被发现,外围部分膨胀到日地距8000倍

超新星爆发的现象在我国史籍中就曾有过10多次记录。近日德国哥廷根大学天文研究小组首次在梅西耶22球状星团中心位置发现了一颗新星残骸,从其特征可以判定是一颗脉冲星,分析认为这个超新星残骸的位置和亮度与中国天文学家在公元前48年的一次古代观测记录相符。

{!-- PGC_COLUMN --}汉元帝初元元年的超新星残骸被发现,外围部分膨胀到日地距8000倍

汉朝史籍《汉书》中曾记载说,在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四月,有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

汉元帝初元元年的超新星残骸被发现,外围部分膨胀到日地距8000倍

从公元前48年至今已经过去2067年,这颗超新星残骸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氢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红色闪亮星云,其直径庞大到1.2万亿公里,约为地球和太阳距离(日地距)的8000倍,比我们常说的最大恒星盾牌座uy的体积大多了,就是前段时间公布照片的m87星系中心黑洞的体积也跟它差得远,真是大的惊人呀。

汉元帝初元元年的超新星残骸被发现,外围部分膨胀到日地距8000倍

然而虽然这片星云体积庞大,其质量却很小,甚至不足一个太阳的质量,因为星云大都非常稀薄,并且也会随着体积的膨胀而变得更加稀薄。

汉元帝初元元年的超新星残骸被发现,外围部分膨胀到日地距8000倍

古代对于超新星和彗星的记录,可以通过现代天文学观测发现的一些星体在位置和时间上往前推演,就能在古代的记录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因为超新星爆发后星云扩张的速度也可以转化成缩小的速度,当其缩小到一颗恒星的时候,就是其爆发的时间;而彗星则都是周期性的,通过其运行轨道时间的周期性就可以推算它在什么时间来过地球附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