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年,一个灰头土脸的湘乡人踏上了京师这片热土,他操着一口旁人难懂的南方土话,身板矮瘦长得未老先衰。尽管遍读道德文章的同僚们张口闭口都是不要以貌取人,但这个湘乡人还是能感受到脑背后传来的讥笑声。

曾国藩

不过,这个湘乡人并没有半丝恼怒,对于一个从小就被取笑得够多的人来说,被嘲讽已经没有办法激怒他了,越是混的差他就越有勇气往上爬,这不,他不已经成功将老家那些整天取笑他的人远远抛到了千里之外么?

果然,这个叫曾国藩的怪人,在随后的10年当中竟然如同屁股抹了油一般连续7次升迁,从一个小小的从七品飞升到了正二品,七次升官跨越十个品阶,这在整个辫子王朝里是史无前例的。他做对了什么才能如此神速步步高升?

曾国藩

在他故去之后的一两百年里,无数混迹仕林的钻营者总想破解他的升迁秘诀,多数人总结出他是以厚黑和老奸巨猾取胜的,然而,又有很多人认为他智商低下资质平庸并无巧谋。由此看来他的十年七迁路也许与厚黑智谋并无太大关联,梳理他的升迁历程之后,会发现最重要的是他坚持做到了三件事。

曾国藩

第一件事是“交对朋友”,第二件事是“用对人才”,第三件事是“做个笨人”。前两件事其实大家都在做,唯独第三件事没人愿意做,但这三件事曾国藩是用了一生的时间往死里做,他做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于常人,首先咱们看看他是怎么“交对朋友”的。

曾国藩

曾国藩交朋友首选胜过自己的人,但并不是去攀附高位者,他说的胜过自己是指在某些方面有强过自己优点的人,也许他混得比自己还差,但如果有某些方面他胜过自己值得学习就可以纳入自己的朋友圈,如此你才能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把交朋友当成找老师。

曾国藩剧照

另外就是有德之人和志趣广泛的人值得交,有品德端正的朋友才能不让自己走歪路,志趣广泛的人必定见多识广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这两种朋友能让自己行得正不走歪路、少走弯路;而能在别人落难时还伸手拉一把的人更值得结交,他是真把你当朋友而不是因为你混得好。

曾国藩 对于一个在仕林摸爬滚打的人来说手下没人恐怕是最难受的,光杆司令永远干不出大事来,但手下的人若都是坏事有余的家伙,那就还不如当个光杆司令了。但人才总是难求,曾国藩从不指望天下能者为己所用,所以他从不用高眼光去选人才,而是用合适的人去干适合的事。而用人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忠义,不然就有可能某天被手下的人卖了,所以德行是考量人才的首要。 大家都想当聪明人,为何曾国藩却偏偏要做个笨人呢?这个“笨”其实不是“蠢”,而是“大智若愚”的“愚”,是看起来“笨”实际上“智”的伪装。人人都认为你笨才不会提防和打压你,你才有机会慢慢施展自己的智慧。“笨”的另一层意思其实是“吃亏”,聪明人总是占尽先机得尽好处,这难免就要得罪同僚树敌,而肯吃亏的笨人却有傻福,这就叫“愚”而不“傻”,所以“聪明”的人常常犯“蠢”,而“智慧”的人看起来“笨”。 一个人越是混的差越要谨记曾国藩坚持做到的这三点,你会吗? (文:路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