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

每年造成约20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

平均每15秒钟就会有一名儿童死于肺炎

……

肺炎,这种大多人并不陌生的疾病,却时刻在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健康。在我国,肺炎球菌是5岁以下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菌,肺炎球菌不仅引起肺炎,更严重的会引起相关的侵袭性疾病……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菌、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

肺炎一般由感染因子造成,这些感染因子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在发展中国家,细菌性肺炎较病毒性肺炎更是重要;病毒病原在发病初始多见。常见的感染因子有:

肺炎链球菌(SP)——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起因

在140万因肺炎而死亡的儿童中,SP 感染占相当大的比例,WHO 2005年估计每年70-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SP 感染。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2岁以下儿童在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尤高;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细菌性肺炎第二种最常见的起因

随着Hib结合疫苗的问世,大大减少了发达国家Hib疾病的发病率,但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未将Hib疫苗纳入计划免疫,Hib仍是儿童肺炎的常见细菌病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年龄不足2岁,尤其6个月以内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起因,也是毛细支气管炎的最常见病原体,在冷暖交替季节,如冬春季多发;

支原体 —— 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学龄期儿童常见;

肺孢子菌—— 一种真菌,是年龄不足6个月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患儿中肺炎的主要病因,在艾滋病毒阳性婴儿中占所有死亡病例的至少四分之一。

为什么儿童容易患上肺炎?

儿童因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侵犯,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儿童。

儿童感冒如没有及时规范治疗,有可能引起肺炎;也有可能儿童生病一开始就是肺炎,但早期症状类似感冒,这就需要到医院作相关检查,包括验血、拍胸片等。孩子如有感冒症状,如呼吸急促、频繁咳嗽、连续3天以上高烧至39度以上不退、精神气色不好、嘴唇发紫甚至是惊厥时,有可能是肺炎,更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

肺炎是可防可治的疾病

在每年因患肺炎而死亡的200万儿童中,超过100万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接种疫苗及使用抗生素等并不昂贵的措施得到预防和有效救治。

例如,对零到六个月的新生儿进行纯母乳喂养,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纯母乳喂养能够使低龄婴儿感染肺炎的风险降低15%-23%。

大家在了解儿童肺炎的同时,也需要知道我们的肺“怕”什么,知道了这些,才能好好保护自己的肺。那就一起来看肺“怕”什么:

1、肺怕燥

养生应固护肺阴,少吃辛辣,以免加重干燥天气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应多吃蜂蜜、银耳、甘蔗、梨、百合、芝麻、藕、杏仁、豆浆等以润肺养阴。

2、肺怕寒

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

3、肺怕热

中医讲“肺为娇脏”,它既怕寒又怕热。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喘(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等。

4、肺怕过度悲、忧

悲伤和忧愁虽不同,但皆为负面情绪。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

5、肺怕雾霾、烟气刺激

肺为“清虚之脏”。但雾霾、长期吸烟、二手烟不时伤害着它,导致肺泡内痰饮积滞,阻塞气道,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上下气血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6、肺怕大便不通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经络相通,关系密切。具体来说,大便通畅有利于肺气下行。比如小儿患肺炎时,如果大便不通,则热毒不能下泻排出, 肺部的感染和咳喘会明显加重。

大家知道了我们的肺最怕什么了吧!很多人会问,平时该如何养肺?其实在众多的养肺方法中,最“便宜”的且有效的方法就是:笑。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的时候还会不自觉地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扩大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多笑一笑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