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介绍过,1945年4月7日攻击大和编队的近400架美国飞机,有101架直接向大和舰投下了70颗大中型炸弹(多为454公斤炸弹)和57条鱼雷。这还不包括掩护战斗机向大和发射的火箭弹和小型炸弹等等。美军报告有37颗大中型炸弹和39条鱼雷直接命中了大和舰,一举将其击沉。

可是,日本海军《天一号作战海上特攻队战斗详报》却登载了一张示意图,显示大和舰共中10条鱼雷,其中左舷7条、舰尾2条(可能也是左舷)、右舷1条。另外大和舰还中了6颗炸弹。《军舰大和战斗详报(天一号作战)》记载也是左舷中雷9条、右舷中雷1条,合计10条;同时还中了5颗炸弹,炸毁了后部射击指挥所、13号雷达和2号副炮。《军舰大和战斗详报》记载大和于14时17分左舷最后一次中雷后急剧倾斜,14时20分倾斜至20度;14时23分前后炮塔爆炸沉没。美军也在空中拍到大和爆炸时的巨大烟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人召集日本海军人员调查大和的沉没原因,核对美日双方记录后,得出结论是:肯定命中9条(左舷7条、右舷2条);很可能命中1条(左舷);可能命中2条。合计12条。受损经过为:第一波攻击肯定命中2条、可能命中1条,造成大和舰左倾5-6度,但经过反向注水后恢复到1度;第二波攻击肯定命中4条(左舷3条、右舷1条)、很可能命中1条,造成大和左倾斜16度,经过反向注水后恢复到5度;第三波攻击肯定命中3条(左舷2条、右舷1条),可能命中1条。造成大和舰左倾斜16度且倾斜角不断增大,终于在20-30分钟后倾覆沉没。美军的调查还确认:大和舰的沉没“毫无疑问”是鱼雷所致,因为弹药库爆炸是在船体倾覆之后才发生。

可是,大和舰弹药库的爆炸原因却无法确定。大和舰副炮术长清水向美国人提出了一种假设:可能是二号副炮被炸弹炸毁后,大火蔓延到了弹药库——主炮弹药库和副炮弹药库是相连的。可是,大和副长(也曾担任大和的炮术长)能村却否定了这种看法。能村是大和舰幸存下来的最高级军官,他称大和的三座主炮塔都爆炸了(战斗详报也记载前后炮塔都爆炸了)。而如果是二号副炮诱爆,最多只能影响到三号主炮弹药库。能村向美国人提出另一种假设:大和舰携带了很多防空用的三式爆破弹。当船体急剧倾斜时,这些炮弹撞击在舱壁而引发了爆炸。可是,美国海军火药专家却认为三式爆破弹引信安全,对能村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不过,三式弹未必如美国人想象那么安全。早在1944年,大和同型舰武藏《捷一号作战战斗详报》就有明确记载:“一号主炮塔中炮(三门炮中间一门炮)三式弹自爆为使用不能”。这证明大和被击沉前,三式弹就有“自爆”前科。武藏被美军的鱼雷攻击击沉,受损主炮也随之沉没,对“自爆”原因就没法调查了。

1999年,日本朝日电视台对大和进行水下考察,发现如下情况:最惨烈的爆炸,发生在一号主炮和二号主炮(位于船体前部),造成船体断裂;三号主炮(位于船体后部,与起火燃烧的二号副炮相连)也爆炸了,但没那么剧烈。这证明能村副长“三座主炮都爆炸”的回忆正确。一号和二号主炮的弹药库与起火燃烧的二号副炮相距很远,还隔着巨大动力舱,不可能被二号副炮诱爆。2016年,美国人探险家发现了武藏残骸并拍下超过100多小时影像。分析结果是:武藏也在水下发生爆发(战斗详报记载武藏倾覆时连续两次爆炸)。可是根据战斗报告和沉没时的照片,武藏的主副炮都没有起火燃烧。

综上所述,大和与武藏倾覆沉没时都发生了主炮弹药库爆炸,且主因都不是外部打击。发生内爆的最大可能,还是能村的“三式弹自爆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