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内容

近日,一条关于SK5病毒的信息在微信群中出现,而广大群众在没有辨别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盲目跟从转发,造成极坏的影响。针对该现象,哈尔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法制支队、宣传处组织南岗、道外、道里、巴彦等四个分、县(市)局联合行动,破获SK5病毒网络谣言案,依法处罚谣言散播源头6人。

今年8月以来,哈尔滨市网民在微信群中大量传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三分,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岀,暂时别吃魚、凉皮、冷面、酸菜,特别是草魚、酸菜魚、水煮魚,目前大连有3167个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是群发。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暴雨水污染严重,少买鱼吃。”的信息。

经查,这条虚假信息是典型的“旧谣新传”,2016年就曾在网上出现,涉及哈尔滨、大连、西安、青岛、洛阳、重庆、秦皇岛等地,版本大同小异。2017年4月,哈尔滨媒体就涉及哈市的谣言进行辟谣,随后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也陆续辟谣。2017年10月以来,该谣言又在数十个城市多次出现,直至今年8月,该谣言在哈市突然爆发式的迅猛传播、蔓延。截至辟谣,虚假信息已达到4万余条。

经过连续三日的奋战,哈尔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顺藤摸瓜,陆续发现并锁定了早期发送该谣言信息的6位网民。12日20时,6名违法嫌疑人全部到案,均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其中,南岗分局对谣言传播者吕某依法处以500元罚款,道外分局对谣言传播者王某依法处以200元罚款。道里分局和巴彦县局对其他4人进行了训诫。

如何识别谣言

1、看文章语气

如果一篇文章是来自专业人士的研究,语气会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就算证实患了绝症,也能不慌不忙。所以如果一篇文章里面充满着各种叹号、语气词、形容词,看完之后让你心惊胆跳,毛骨悚然---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八成是在散播谣言,吓唬大众。

2、看作者

如果作者是个人账号,非官方媒体或国家权威部门,例如:食品公司、地产商、清洁用品集团,请不要怀疑,它很可能是谣言。再次强调:只相信权威媒体或官方发布的信息,千万不要以讹传讹。

3、看字体大小

文章字号很大的话,谣言可能性就很高。和各种电话骗局一样,微信谣言的主要目标读者也是老年人群。因此发谣言贴的营销号们有时候会很“贴心”的把字体放的很大,来方便老年人阅读。

4、看证据和图片,翻查官方网页

当然最差劲的谣言是根本没有证据的,或者证据是错误的。它只会告诉你XXXX是剧毒,XXXX吃了就死人。其实,我们只要动动手指,查一下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或地区组织,看看所引用的专业术语或图片等是否正确,比如SK5病毒根本不存在,我们只要一查就明白了。

(综合东北网、百度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