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宝醒了、闹了、哭了,家长往往认为最简单粗暴的治愈方法就是喂奶,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宝宝习惯奶睡、夜奶难断的问题。

  然而,看似一时“治愈”了宝宝的好方法,实际上却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比如:

  龋齿

  长期奶睡、吃夜奶的宝宝,尤其是已经萌牙的宝宝很容易患龋齿。

  

  因为很多宝宝吃完奶后就睡了,家长也没有喂奶后帮宝宝清洁口腔的习惯,进而导致细菌繁衍、残留的奶渍滞留口腔,导致宝宝的牙齿渐渐被腐蚀掉,从而引起龋齿。这不仅不利于宝宝口腔的健康还会影响宝宝的咀嚼,甚至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因为乳牙的损害和过早脱落会造成牙根的使用过度,那么在此基础上长出的恒牙也不会牢固。

  详情戳「这个坏习惯每天都在腐蚀着宝宝的牙齿…」了解更多关于龋齿的知识。

  过度喂养

  频繁奶睡、吃夜奶的宝宝很容易过度喂养,因为宝宝哭闹并非都是饿了。而在夜晚宝宝和宝妈都睡得迷迷糊糊的情况下更是难以把控,任由宝宝吃个不停,从而导致宝宝的体重迅速增加,引起肥胖。

  

  要知道,肥胖不仅仅是体重的问题,更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和吸收,引起大脑早衰,导致智力低下。还会增加日后罹患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

  详情戳「过度喂养的可怕后果你真的承受不起…」了解更多关于过度喂养的危害。

  当然,这不仅仅是宝宝的坏习惯,更是家长一度迁就的结果。因为但凡宝宝哭了、醒了、闹人了,宝妈就不自觉得给宝宝喂奶,时间长了,宝宝自然认为哭了、闹人了、醒了就可以吃奶。

  很多时候并不是宝宝难带,而是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带娃方法。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宝宝改掉奶睡、夜奶频繁的坏习惯呢?

  

  1建立新的安抚方式

  家长最常用的哄睡三大招就是:奶、抱、摇,而这三种方式恰恰都是最累人的。因此想要戒掉奶睡,首先要建立一个新的安抚方式

  比如:轻柔地抚摸宝宝的背部,摸摸宝宝的小脑袋,或者是握着宝宝的小手。让宝宝躺在你的身边,听听你的呼吸和心跳声,这会使宝宝感到很有安全感。以及轻轻哼上一首摇篮曲,讲个小故事,都是很好的安抚方式。

  2培养入睡流程

  看到奶瓶,端起小碗宝宝就知道是该吃饭了,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因此家长也要培养宝宝的入睡反射,比如:拉上窗帘、关了灯、躺在床上、闭着眼等等…帮助宝宝形成规律,那么当这些入睡“信号”出现时,宝宝的身体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射,告诉他/她“我要睡觉了!”

  3把握入睡时机

  当宝宝刚刚出现“犯困”迹象时,如:眼神呆滞、动作变慢、突然变得安静、对周围事物不再有原来的兴趣、身体变软,都是最佳的哄睡时机。这个时候采用初级的安抚方式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但当宝宝开始打哈欠、想喝奶、“只要妈妈”的情况多起来了,就说明宝宝已经困过头了。这时的宝宝不止是情绪问题,感官和身体都达到了非常疲惫的程度,很难再帮助宝宝进行放松和哄睡了,所以把握入睡时机很重要!

  4断掉夜奶

  一般来说,宝宝从4个月起,就可以省掉夜里的一顿奶,即晚上10点多喂饱之后,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不然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都没有帮助。家长完全没必要刻意地把孩子叫醒喂奶。小宝宝睡眠时代谢慢、消耗少,且生长激素相对旺盛,对生长非常有利,没有必要因为担心孩子饿就干扰了孩子的正常睡眠。

  而从生理机能上来说,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已具备了夜间断奶的合适条件,所以宝宝6个月之后,宝妈就可以着手开始断夜奶了

  但是,如果宝宝已经6个月了,夜晚还是会自主醒来要奶喝,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做出一些判断,到底是孩子饿了还是一种习惯。与此同时还需要家长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戒掉吃夜奶的习惯,延长夜间睡眠时间。

  至于如何断夜奶?家长可以调整给宝宝喂奶的时间,每次提前和推迟半小时为宜。比如:逐步将凌晨3-4点的奶延迟到凌晨4-5点。再将夜晚11点的奶逐渐提前至夜晚10点左右,以此类推。

  如果宝宝夜晚醒来不睡闹人,可以给宝宝喂点水喝,不要直接喂奶。放心,这样不会饿到宝宝的,只要白天吃得好、吃得饱就行!

  小康君嘚吧嘚

  很多家长都抱怨宝宝夜奶难断,宝宝贪恋母乳……事实上,当宝宝逐渐长大,睡眠能力和安抚能力都已发展起来了,家长就应该着手去引导宝宝改掉这些坏习惯,而不是一边抱怨一边纵容。

  ◆◆ 精选往期内容 ◆◆

  秋冬季护理宝宝脸、嘴、手脚、屁股的方法全在这里了!收好现在就能用!

  这6件伤娃的事竟是喂饭喂出来的!别再贪图让孩子多吃那一口了…

  用左手的宝宝更聪明?没想到靠谱的答案竟是这样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