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运营的概念多数人都是比较模糊。其实从掌握和提升运营核心能力的角度而言,以“运营工作的本质是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定义运营工作的范畴,更能够包含多种多样的运营细分工作。

对于什么:运营的工作是搭建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为产品、用户或是数据的顺利运作制定连贯的策略;承担考核指标带领团队达成。这种说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对于运营工作而言,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充足的经验能够让你在运营工作时更加轻松,效果也会更佳。不要再自己摸索了,我们一起看看过来人是怎么说的。

自己摸索运营经验?不如看看这些过来人怎么说。

1、少就是多,多不如少

随着微信公众号的改版,推文形式只显示头条与次条,隐藏在余下N篇中的内容有多少被人给遗忘?打开一个公众号,3个一级菜单,10几个二级菜单;打开一个APP,先蹦出弹窗再推送几个全新banner。

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看视频都1.5倍速,微电影变成了15秒的短视频。你凭什么让用户来了解你“全家桶”的耐心?

少就是多,多不如少。很多运营者都会寄希望于“用户不选择a至少会选择b”,其实正确的应该是“快速测试出ab哪个更受用户欢迎,直接呈现出一个结果”。应该尽量呈现最重要的东西给用户,避免客户去选择。

2、“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活动运营,影响力、效果呈现、参与度都直接决定活动成败。其实很多时候活动效果不理想往往是“当局者迷”造成的。

如线下的物料,虽然质量和品质都比竞对好,但是竞对的物料放在了更合理的逻辑位置,就会让用户在发现我们之前,早就用起了竞对产品。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旁观者”、“外行人”才能发现。

有些时候,由于运营者身在其中,很多东西反而发现不了。

3、学会质疑,敢于尝试

“他们都是这么做的”“这个东西前面都是这么做的”“***案例这么做效果很有效”

都是别人玩剩下的,还有什么继续做下去是意义?

做运营不能怕尝试,如果你说大项目不敢去尝试,那就去寻找可以让你测试的机会。不要将自己束缚到一个圈子里,学会质疑,敢于尝试全新的运营思路。尝试、调整、再尝试,总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4、变现和效益,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企业或公司而言,只有想方设法实现盈利才能活下去,对于大中小公司,市场环境好不好、变现和效益的重要性远比你想象的大!

多想想怎么才能实现变现,哪怕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拉新,也要提前考虑变现的问题。提早规划运营路线,总比现考虑强。毕竟运营的意义还有一层就是能够更好的变现。

5、做运营,要有长远观念

讲真,有时候把工作和后果都考虑清楚了,坚定走下去是很难的。

例如内容运营,不想再做标题党写一些浮夸的内容,而是想细水长流好好创作。但这样很难再短时间内见到成效,数据肯定很难看。其结果可能是在成功之前被公司否决掉,又或者你自己坚持不下去,中途放弃。

运营也是一样,前期的投入与盈利并不成正比。但是如果确定了这个项目价值大,思路可行,那就试着坚持一下。

经验总结完了,也读懂了。

那接下来的运营,你会用上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