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INK      BEYOND INK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

BEYONDINK  BEYOND INK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水墨概念艺术大展》”于今日正式开幕。开幕式以古琴演奏家龚一的《高山流水》开篇,著名舞蹈演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黄豆豆身着墨韵服饰,随古筝演奏家陆莎莎的弦音演绎“墨戏”。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是继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后的首次学术联展,展览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路径、以“民族·现代·传承”为主题,邀请国内外31位当代水墨代表性艺术家参展。艺术家将就中国水墨语境,对“水墨概念”在沪作出集体表述。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独一无二的水墨艺术。它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比西方水墨早近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水墨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

突破水墨画在传统层面只着重纸本和墨韵的表达,此次艺术家们将写“意”“境”“情”融进毫墨,多为艺术家感应时代变迁的创作,展现了水墨艺术的当代性和赋能作用,其中不乏刘国松《午夜的太阳之二》、周韶华《金山银海》、仇德树《裂变-关山万里》等数十位艺术家带来的6米巨幅。

参展人的组成结构也与过去常见的“水墨展”不同,以更大的包容性汇聚了海内外不同艺术观和风格的艺术家:王冬龄、谷文达、杨诘苍、卓鹤君、卢禹舜、徐累、桑火尧、彭薇等,这些艺术家在近数十年水墨艺术发展上各有建树;也有借鉴水墨艺术进行创作的外国艺术家,如美籍韩裔KOO KYUNG SOOK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联展邀请了在“新水墨”概念拓展上建功颇丰、笔耕不辍,却长期“内敛”的上海艺术家群体,且在有限的数额中占据了相当比例,其中包含:张雷平、陈家泠、李厚、陈九、郑重宾、石墨、陆春涛、邱黯雄等等,其创作年代从上世纪末延续至今年。

当代水墨是扎根于中华文明深厚土壤的艺术奇葩,它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既是传统中华艺术的传承和转型,也是当今和未来世界艺术的思考、探索、启迪与升华。我们希望画展能以更宽广的胸怀包容不同的艺术创作,更深远的视角面向未来艺术的发展,为艺术家营造一个国际化的艺术百花园,展现探索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创新教学研究。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创办人龚学平为展览作序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展期内,展览还将安排五场专题讲座;另外常设“水墨概念”数字装置艺术互动分馆、师生水墨文创作品延伸馆和光明随心订“少儿水墨体验亲子活动专区”。

此次艺术展将充分展示水墨画与生活,水墨画与数码、全息等当代科技结合的演化态势,“水墨延伸”“水墨周边”“水墨装置”“水墨智能”……传统艺术表现媒介的多元机遇,正悄然改变着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段和受众的思维习惯,多样态的展陈设计也将大大提升观摩体验!

摄影:钱通

♫. ♪~♬..♩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

Chinese Ink Conceptual Art Exhibition

时间:2018.11.11-12.5

地点:中华艺术宫

China Art Museum,Shanghai

*本展览免费

上海说唱联袂苏州评弹引来叫好一片

《蝶恋传奇》世界首演 谱写浪漫乐章

在“星光里”刻出爱的轮廓 画下梦的形状

追根民族之乐,探寻“新国风音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