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在攻占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去。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宋高宗,并改元建炎,建立南宋王朝。

宋高宗的南宋朝廷在“惊魂甫定”、风雨飘摇之际,高宗仍想的是派遣使者前往金国,以问候被羁于金国的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一位文学家为“问安两宫”而奋身自荐,他就是朱弁(biàn)。

朱弁(1085~1144),字少章,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宋代大儒朱熹的族叔祖。他学识渊博,文学造诣深厚,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留有《聘由集》、《书解》、《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

当朱弁得知宋高宗要遣使北上问安两宫时,他主动自荐前往,遂以副使的身份陪同正使王伦北上。他们于次年正月顶着严寒风雪来到了金国的西京云中(今山西大同市)。对于一个从南方过来的人,这一路的辛苦艰难可想而知。

当朱弁千里迢迢来到西京。见到了金国当时的权臣完颜宗翰(即粘罕),他言辞甚切,声声血泪,听者无不动容,但却惹恼了宗翰,宗翰不仅恶语相骂,并且把朱弁轰了出来。

但朱弁毫不畏惧,又不断的给宗翰写信:“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而当时的宗翰气焰正盛,哪里听得进去,朱弁等来的只是羞辱和拘禁。

建炎四年(1130年),金国扶植北宋降官刘豫成立傀儡政权,并封刘豫为“大齐皇帝”,金人胁迫朱弁出仕于刘豫,朱弁拼死不从,金人大怒,遂断绝朱弁的饭食,而朱弁索性关起门来绝食,只等饿死。金人见朱弁如此死活不肯就范,无奈又强迫朱弁吃饭。

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朱弁已被关押了五年的时光,金朝突然打算与南宋议和,派宇文虚来告诉朱弁可以回南方报信。

这本来是朱弁回南宋的一个绝佳机会,但是朱弁拒绝了,他说:“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并且朱弁让正使王伦回宋之前把印信留给自己。

后来,宗翰在金国的内斗中失势后去世,朱弁认为反攻的时机已到来,赶忙将探听到的经过虚实情况写成密信,派遣李发秘密潜回南方报告给朝廷。哪料到,密报如石沉大海。

朱弁虽然盼不到“王师直捣黄龙日”,但也没有气馁,而是在西京办起了私塾,吸引金国的王公贵族的子女前来就学,当地的父老也慕其气节而往访者甚多。

绍兴十三年(1143年),宋金终于达成和议,朱弁与洪皓、张邵等人一起被释放南归。回到南宋后,朱弁把在西京时搜集到的“六朝御容及宣和御书画”献给了宋高宗。

宋高宗看到后感泣,夸赞朱弁“忠义守节”,并有意委以重任。结果受到奸相秦桧的阻扰,对朱弁的具体升迁大做手脚,仅授予奉议郎一职。

朱弁被金国羁押于西京大同共计十六年,这期间,他不畏金人的残暴,将生死置之度外,情操堪比汉之苏武。

当时朱弁就住在西京的大普恩寺,而且一住就是十四年,还留下了《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文,碑文义理精深,读来朗朗上口。如今碑文仍在,寺庙犹存,这就是现如今位于大同市小南街西侧的善化寺。

朱弁在西京此期间还写下了大量的感情真挚深沉、反映拘囚生活的诗作,下面摘录一首:

《春阴》 南宋 朱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本文参考文献:《大同史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