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10日,以“寻古鉴今”为主题的“2018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服装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由艺术文化研究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承办,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协办,共有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国内20多家新闻媒体现场报道。会议由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服饰史研究专家、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赵连赏主持。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马胜杰致开幕辞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马胜杰出席并致开幕辞。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北京服装学院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所、民族所合作发起并主导实施“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北京服装学院是发起人,也是服务者。通过研讨会的方式,汇聚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的学术力量,共同探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创新,展望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未来学术方向。同时,为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展示、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服饰文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发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物考古学家、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中华服饰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物考古学家、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学术顾问孙机,作了主题为“中国服装史上的四次大变革”的学术报告,为大家描述了服饰符号改易存废背后王朝更替、家国兴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深入浅出的讲解澄清既往的传说与谬误,为我们进一步追溯与研究华夏服制的历史脉络正本清源、引导路径。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韩国兰斯传统服饰研究所所长朴圣实(Park Sungsil)、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员横山广子(Yokoyama Hiroko)、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赵连赏、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等作主旨演讲。7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就服饰断代历史、服饰文物考古、民族服饰研究、染织技艺研究、服饰传承与创新五个议题进行了学术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同时还有近万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研讨会。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

韩国兰斯传统服饰研究所所长朴圣实(Park Sungsil)

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员横山广子(Yokoyama Hiroko)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赵连赏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

两天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交流研讨,涉及了传统礼制、服饰形制、纺织考古、织造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文化、纹样色彩、传承创新等研究领域。以文献、图像、实物等所做的考据与研究,以人类学方法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以口述历史所做的抢救纪录和分析,让大家多角度见识了传统服饰的体系和服饰传承的方法,在回望历史的同时也见证了实际生活中仍在延续与传承的古代服饰传统的遗韵。专家学者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研究,为中华民族服饰的传承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北服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发。

与会专家合影

希望以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通过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创新,努力建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重大理论体系,并为传承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服饰文化提供坚实依据,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持,为中华“文化自信”提供坚定支撑,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