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2 17:2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胡晓武

近年来,温州瓯海分局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在娄桥街道深入推行以“治理社会化、防控智能化、处置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化工程”,全力打造基层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娄桥样板,把娄桥派出所成功打造成为全省“枫桥式”派出所,实现了党委政府信赖感满意度、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公安民警荣誉感满意度的连年上升。

创新推行“蜂巢警务”

打造治理社会化的娄桥样板

娄桥辖区位于温州市区西部,既有中国眼镜小镇、瓯海总部经济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又有400余家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家庭作坊,社会治安管控难度较大。

为了守护辖区稳定,娄桥派出所根据蜂巢结构立体以及蜂群成员之间高度协作等启示,在辖区创新实施“平安筑巢,汇聚民力,共建共享”为理念的“蜂巢警务”。一方面,在辖区各重点部位、企业建设一批多能合一的“蜂巢”站点。通过站点建设,将警务工作延伸至最前沿,实现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今年以来,已在辖区新建蜂巢站点16家,化解矛盾460余起。另一方面,通过以党员带头,汇集一批集企业管理层、村级巡防队伍、小区物业保安为主的治安积极分子,打造一支多主体参与的“蜂群”队伍。此外还积极汇集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力量,例如与区律师协会建立了警律衔接机制、与3个外省市驻瓯商会建立协作机制,推动形成了“人人都是治安先‘蜂’,个个都为平安出力”的综合治理格局。2018年4月,治安积极分子通过蜂巢站点向所内上报了一条遭遇碰瓷敲诈的重要线索,为后续破获该起跨区域、系列性案件提供了信息支撑与时效保证。

用好用活“最强中枢”

打造防控智能化的娄桥样板

娄桥作为典型的“新老产业交织、人口结构倒挂”区域,为破解“人员流动加速,控案压力激增”这一现状,瓯海分局以“最强中枢”为牵引,将辖区打造成成10个数据密封圈,并将采集的海量数据实时汇入分局“最强中枢•数据瑶池”,在专业分析研判的支撑下,对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实现事先预测、事前控制。今年来,通过智能预测,辖区成功处置引发群闹苗头事件4起,确保了辖区内各类重大影响案事件“零发生”“、“零升级”。

此外,“最强中枢”平台能够对各类警情时空进行分析,实施发布动态预防信息,指导苗头性案件查处打击和社会面治安防控。通过这一平台,值班处警民警、社区民警能够通过手机实时接受重点部位监控影像,同时及时接受预警指令,有效的提升了管控效能。

2017年4月,娄桥某酒吧一群众被诈骗消费2000元钱。一般人看来,这只是一起普通案件,但在“最强中枢”平台支撑下,办案民警很快发现涉嫌诈骗的酒托女刘某嫌疑指数很高,且与辖区新冒出的一批“微商工作室”关联十分密切,极可能是一个集网上网下于一体的专业酒托诈骗团伙。最终,从该起个案入手,抓获142名酒托诈骗嫌疑人,端掉诈骗工作室11个,有效防止了该类案件在本辖区滋生。

主动对接“四个平台”

打造处置专业化的娄桥样板

为应对娄桥矛盾纠纷数量多、类型杂、专业性强的现状,娄桥派出所以全省推动建设“四个平台”为契机,率先打通“110接处警平台”与综治“四个平台”双向通道,通过在“联”字上做文章, 有效破解了“非警务警情处置不专业、专业警情线索上不来”的难题。

“非警务警情占娄桥总警情约30%,此前由于各部门沟通不畅,非警务信息处置常耗费大量警力,且处置不专业、不规范,往往吃力不讨好,让公安部门处于尴尬局面。”蔡建波教导员这样介绍:“通过四个平台双向贯通,非警务警情能够及时流转至相应的责任部门,有效提升了矛盾化解的工作效率。”

2018年5月,在温务工的小陈因工资待遇计算问题与厂方发生纠纷,协调不下后报了警。接警后,娄桥派出所立即通过四个平台将信息进行流转,随后劳动部门工作人员就抵达了现场,通过工作人员与厂内治安积极分子的联合调解,这样一起劳资纠纷得到了妥善处置。今年1至10月,娄桥所已分流处置非警务警情160余起,其中劳资纠纷43起、噪音扰民56起、消费纠纷31起。

“通过四个平台的信息互通,专业警情线索也能够有了及时的反馈。”在“分出去”的同时,更加重视依托“四个平台”将有价值的治安问题线索“引进来”。近日,街道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一出租房内摆放赌博机,立即录入“四个平台”并自动流转到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平台”,随后娄桥派出所民警依据该线索迅速抓获现场赌博人员,并深挖出一个跨区开设赌场团伙。今年来,通过平台流转线索,已查处食药环案件7起,整治私售柴油事件4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2名,有效提升了辖区治安动态的掌控能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