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高校自主招生必须满足所报院校规定的报考条件,这是获得初审通过的前提和保证。报考条件大致可分类为:“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硬件”条件就是招生院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和要求前提条件,包括各类学科获奖奖项;“软件”是除“硬件”之外的其他条件,即考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诸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知识性竞赛和艺术、体育类竞赛等项奖励,以及考生高中阶段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单、综合素质评价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经历与成果材料等,这些是必要条件,供高校审核评定参考之用,这些虽不起决定作用,但不可或缺。

李勇老师本文着重论述考生报考自主招生应对“硬件”条件的把握。纵观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初审情况,从五个方面分述如下:

一、全国五大理科学科竞赛:

1、中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数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学会/中国生物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 ] *

2、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联赛;[中国数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 *

3、丘成桐中学数学竞赛;[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与泰康人寿联合举办]

二、全国语文英语两大文科竞赛:

1、语文学科:

(1)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萌芽》文学杂志社举办] *

(2)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语文创新教学研究中心、《中国校园文学》社联合举办] *

(3)“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团中央学校部、《语文报》编辑部联合举办]

(4)“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国少儿出版社、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

(5)北大“培文杯”作文大赛;[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培文创意研究院联合举办]

(6)“楚才杯”作文大赛;[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英语学科:

(1)全国创新英语大赛;[《高校招生》杂志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举办]*

(2)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举办]

(3)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举办]

(4)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

(5)“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举办]*

(6)“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中国日报社举办]

三、全国青少年“科创类”竞赛:

(1)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科协、教育部、发改委、环保部、团中央五部委联合举办] *

(2)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竞赛;[组委会、教育部、国家科协、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举办] *

(3)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竞赛;[国家科协、中央组织部电教中心、共青团中央举办]*

(4)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国自动化学会举办]

(5)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举办]

(6)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国家科协青少年工作部举办]

四、专利发明、论文发表、作品发表:

1、专利发明:

(1)发明专利。

(2)实用新型专利

(3)外观设计专利。

2、论文发表:

(1)期刊级别:省级、国家级;

(2)期刊类别:综合期刊、专业期刊、学术期刊*、学术核心期刊;

(3)作者第次:第一作者;*

(4)文章篇幅:2000字符以上;*

(5)原创真度:查重率30%内。*

3、作品发表:

(1)诗歌;

(2)散文;

(3)小说;

(4)影视剧本;

(5)文学评论。

五、学科特长:

1、任意学科成绩突出

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高中阶段六次期末考试(第6次为一摸成绩)成绩有3次以上名列全年级前10%或前5%、2%、1%;有1次考满分者。尤其英语、数学、物理学科。

2、有外语特殊学习经历:

(1)参加“托福”考试获得80分以上;或参加“雅思”考试获得6分以上;

(2)具有日语、俄语、法语、德语等第二外语语种学习经历(5年)。

3、参加 “学科令营”活动:

参加高校组织的XX学科夏令营、冬令营、秋令营活动。如北京大学化学秋令营、清华大学化学秋令营等。

4、高校学科类专项比赛:

(1)全国财经素养大赛;

(2)中国海洋知识大赛;

5、国际学科专项类比赛:

(1)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科学服务社举办]

(2)国际环境科学研究奥林匹克竞赛;[土耳其时代教育协会]

(3)国际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竞赛;[宇宙基金会、美国国家宇航局举办]

上面的列表基本囊括了所有报考的要求条件,但并非所有院校的共同要求条件,不同院校要求的条件各不相同。我们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须要对号入座。为便于考生把握起见,我们把“硬件”条件划分为:所有院校看好的条件,多数院校认可的条件,少数院校认可的条件三种类型。

1、所有院校看好的条件:(1)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奖项;

(2)全国青少年“科创”类竞赛奖项,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奖项、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奖项。这些奖项所有自主招生院校全部认可,因院校层次不同而对获奖等次要求不同,有的要求国二以上,有的要求省一以上,有的要求省二以上。

2、多数院校普遍认可的奖项:(1)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联赛获奖奖项,但必须系国家学科学会举办;(2)发明专利、发表论文、发表作品。发明专利限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外观专利发明除外。论文必须是原创,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在省级以上的学术期刊上,字数在2000字以上。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必须发表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文学期刊上,报纸上发表的例外;(3)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

3、少数院校认可的奖项:(1)丘成桐中学数学竞赛;(2)“语文报杯”、“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培文杯”、“楚才杯”作文大赛等;(3)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以及全国财经素养大赛、中国海洋知识大赛等;(4)单科成绩突出,高中阶段有三次以上期末考试(含一摸)成绩名列全年级前1%、2%、5%、10%,尤其看重英语、数学、物理。院校层次不同对单科成绩的位次要求则不同;(5)有外语特殊学习经历,如参加“托福”考试获得80分以上;或参加“雅思”考试获得6分以上,或具有日语、俄语、法语、德语等第二外国语语种学习经历。这种情况多限外语类院校或个别综合性大学的外语专业(6)高校举办的“令营”活动优胜者。

考生在把握报考条件时,特别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作文、英语文科竞赛奖项近年来认可度下降;(2)单科成绩位次要看考生所在高中学校的层次,国家名校、省属重点跟普通高中在认定上是有所区别的;(3)“令营”活动仅限优胜者,仅限于“令营”举办院校;(4)社会上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很多,一定要看竞赛活动的举办主体,国家级机构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效力最高,而非官方的社会机构或带有商业性质的机构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认可度非常低,甚至根本不予认可。

作者将于每周发表一篇自主招生系列文章,以帮读者分析自主招生报考中的一些问题,正确把握自主招生报考的方向,给大家解惑答疑。敬请关注,欢迎阅读。

传播高考知识,传授填报技巧,引导志愿理念,服务全国考生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许可转载须署名作者注明出处]

高考规划专家李勇微信lywx418988 /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