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的考核,获得一定降分录取的政策优待,从而步入了名牌大学的殿堂。因此,自主招生被越来越多的考生及家长所看好,报考热度持续升温。这应该是件好事,为自主招生提供了充足的生源,有利于自主招生院校选拔人才。但是,作为“供给侧”的考生,出现了大量的盲目报考现象,这就加大了自主招生的竞争力,也一定程度地增加了考生家长的思想和心理负担。

笔者通过对2018年自主招生报考现象的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了解报考条件,不清楚录取规则。

我们考生该不该报考,有没有实力获得成功,需要“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清楚自己的情况,我们具备怎样的报考条件,自己报考“亮点”和“闪光点”是什么;知彼就是目标院校给出的申报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自己已有的条件与目标院校的要求条件符合不符合,要进行一番比对、分析和判断,然后做出决策。

自主招生院校给出的“硬件”条件一般有五大方面:(1)具有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获奖奖项;(2)具有全国“语文报杯”、“叶圣陶杯”等作文大赛奖项;具有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奖项;(3)具有科技创新大赛如“机器人”、“小小发明家”、“电脑制作”等大赛奖项;(4)具有专利发明、著作出版、论文发表、文学作品发表;(5)具有学科特长或某一领域研究成果等。这些条件在招生简章里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需要仔细研读和了解。

自主招生的录取规则,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必须过一本线)+ 自主招生考核成绩(获得的加分或叫降分)达到报考院校所在生源地最低录取投档线,方能录取。如果考生高考成绩未过一本线,或者高考成绩加上考核赋予的加分(或叫降分)仍达不到录取投档线,也是不能被录取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家长以为自主招生有很大的或然性,抱有一丝侥幸心理。还有一种盲目自信的心理,譬如以为发表一篇论文就一定能通过资格审核,岂不知还有一些具体要求和细节问题,如论文是不是发表在专业期刊或学术期刊上,知网、万方网、维普网、龙源网索引是否可以查到,“查重率”是不是超过30%,所报专业是否跟论文内容相匹配、论文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等等。

第二,攀比之心如乱麻,从众而自寻烦恼。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具有外界环境的暗示性和欲望的递进性。有的考生家长看到身边许多人准备为孩子报考自主招生,也就不甘示弱,不报怕吃亏,心有不甘,报又怕通过不了,前功尽弃白费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焦虑纠结,心如乱麻。这是一种典型的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是自寻烦恼。其实很简单,如果不够条件,甚至没有一点希望或把握,报也白报,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如果能够满足条件,且有很大努力争取的空间,积极报考则是正确的选择。毕竟“人生难得几回搏”,不可错失良机。

第三,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

个别机构对自主招生的宣传夸大其词,把参加自主招生的好处说得神乎其神,蛊惑人心。个别营销人员,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摇唇鼓舌,极尽吹嘘,扯大旗拉虎皮,什么“跟自主招生院校有关系”,什么 “包过包录取”云云,误导学生家长。我们稍加分析判断就会明白,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天上不会掉馅饼”。“有关系”“包过包录”,这样的承诺显然不可能。自主招生从申报审核到复试考核、再到录取,都有极严格的程序,严肃的纪律,严密的组织。如若有人胆敢徇私舞弊,一经发现刑罚论处,请问谁敢以身试法?所以,我们不要轻信一些承诺。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我们就需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深入了解自主招生的政策以及相关知识,做一个明白人。只有这样才能才有效指导学生报考。

从今天起,作者将发表系列文章,帮读者分析自主招生报考中的一些问题,给大家解惑答疑。欢迎阅读。

传播高考知识,传授填报技巧,引导志愿理念,服务全国考生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许可转载须署名作者注明出处]

高考规划专家李勇微信lywx418988 /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