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市争相靠拢!重庆和成都,又有新的伙伴了
文丨西部菌
都市圈、城市群时代,地区抱团发展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4月10日起,成都、重庆和贵阳将开行始发站就是终点站的环形高铁,主要环绕着成渝高铁、渝贵铁路和成贵高铁三条铁路线运行。与此同时,去年西北的甘肃同样发文,明确支持陇南、天水两市积极融入成渝。
这两个例子,是成渝影响力提升,以及围绕成渝地区区域合作升级的重大体现。
先来看环形高铁,它是指重庆、成都、贵阳三个城市之间,通过成渝、渝贵、成贵三条高铁线路的连接,形成一条环线,三个方向列车的全程通行时间,均在8小时上下。
目前海南、南昌等地都有高铁环线,不过跨越三个省的高铁环线,成渝贵还是首条。等它在10日开通后,三地之间的人员往来将更加密切。同时,沿线地区的一些城市,如遵义、毕节等等,也将受益匪浅,能够更便利地享受成渝地区的经济辐射。
在贵阳等城市和重庆、成都紧密互动同时,甘肃一些城市,同样在向成渝地区靠拢。比如甘肃在去年发布了《关于支持陇南天水对接融入成渝经济区的意见》,推动陇南、天水和成渝地区的合作。
陇南、天水本来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成员,不过靠近四川,随着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和四川等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成渝抱团有合作的基础。
贵州的贵阳等城市,甘肃的陇南、天水等城市,它们主动融入成渝地区,有效提升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空间。对此,有媒体称,“泛成渝经济区”的概念呼之欲出。
成渝城市群的规划范围,包括重庆以及四川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等地,2018年的常住人口9500万,占全国6.8%,地区GDP为5.7万亿元、占全国的6.4%。虽然是经济第四极的有力竞争者,不过和长三角、大湾区以及京津冀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相对于成渝城市群,贵阳等地加入之后的“泛成渝经济区”,综合体量会明显增加。2019年的公报显示,贵阳的GDP为4039.60亿元,同比增长7.4%。陇南、天水虽然都只有几百亿的经济规模,不过它们得劲加入,也能为成渝地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腹地。
当然,“泛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要能更上一个台阶,必须解决中部塌陷的问题。事实上在重庆和成都之外,周边环绕的这些城市,几乎“没一个能打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二级城市中,经济体量最大的绵阳、宜宾等地,2019年的GDP都没有突破3000亿元。
这种格局,是中心城市资源虹吸的结果。在贵州、甘肃等地的城市融入同时,人才、资金等市场资源,同样将不可避免的向重庆和成都流走,形成虹吸效应。所以对于成渝双城来说,要提升“泛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要及时反哺,通过产业分工来共享发展利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