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号线,北起外高桥南至川沙。途径自贸区、金桥、张江、迪士尼,二期或过江通达吴淞邮轮码头。

一条南北向的纵贯线,对城市发展有多重要,我们已经赘述甚多。它串联起各线路节点,加速商务区的资源流动;更关键的,上海正悄然开启它的“南征”路线。

所谓南征,是政府把要素投入上海南段。浦西南段是西南,前有徐汇滨江,后有紫竹。浦东南段,御桥、周康航承载张江外扩,临港势大力沉。

这好像一个轮回。90年代开始的摊大饼,第一个地方就是以徐家汇为核心的西南,继而开拓出如今的莘庄、古美。后来“北伐”陆家嘴、外高桥、大宁,“西扩”大虹桥。现在,圈子又兜回南部。

兜回南部,交通基础先行。临港强行拿到16番号,接着就是大开大合。滴水湖、大学城、高新园区、商品房,该有的都有。

14号、18号,这两部2020通车的线路还是集中在北段。也就是2021年开始,城市“南征”会正式登上舞台。

“南征”的起点,就是张江。21号线被叫做浦东中部产业走廊,张江扩容已经箭在弦上。

康桥工业园的东、南、北,以及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都被划入大张江的范围。2040的张江,扩容至整整94平方公里。

张江有多重要?近些年的官方报道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字眼鲜少见报端。相反,全球科创中心几乎反复提及。

一方面这与国家打击资金脱实向虚有关,另一方面喊了多年的产业转型,到了不得不开展的地步。融资公司(银行)为强大的科创企业输血,上海不缺钱,但缺科创。

说回张江。张江的大开大合对哪个区块最有利?肯定是航头。

这是因为在张江的住宅版图里,只租不售的公租房将成为主流。新建商品房稀缺甚至没有,刚需客户会去哪里?航头,是很多码农的起点。

21号线没有航头站,但便捷的换乘可以到达。面对只租不售的张江楼盘,码农只能辗转南部寻寻觅觅。

如果说地倾西南的最大受益者是徐汇滨江,那跨过黄浦江向腹地延伸,周浦、康桥、航头就是最容易被辐射的区域。这里我们不再赘述。

张江、唐镇都已经到了阶段性的高位,花木、联洋更是拥有成熟配套的高阶地段。论投资空间,张江只租不售确实令普通人不好操作。

因此,沿着21号线的尾巴向东走,迪士尼区位的川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上车/投资之选。未来,这里有迪士尼扩建的预期,川沙的基建由此受益。

至于北部的自贸区、金桥一带,我们已在14号篇提过。这里需要等待,因为自贸区2013年成立以来,声音仅限于大会报告,与普通人的生活没产生太多交集,不能太多左右楼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