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宣威自有翰墨香”书家推介——陈庆魁

头条广告合作专线:15608747587

《大话宣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栏目及其他咨询:13732789685(微信与电话同号)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为推进书法艺术发展,鼓励书法学习和创作,宣威市书法家协会携手大话宣威、宣威市文化馆、人文宣威推出“宣威自有翰墨香”书家推介活动,介绍书家近作及习书感悟,旨在弘扬书法精神,展示书家风采,促进同道交流,传播书法艺术。

本期推介书家为宣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陈庆魁。

书家简介:

陈庆魁,男,1975年9月出生于宣威板桥,现供职于乐丰乡财务统管办。自幼喜爱书法艺术,主攻隶书,现为宣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5年9月,隶书作品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作品展览”(曲靖市委宣传部、曲靖文联主办)

2015年11月,隶书作品入选“曲靖市农民工书法展”(曲靖市工会主办)

作品欣赏:

隶书对联 林则徐海纳百川联138X69cm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隶书中堂 自作诗题财务工作69X46cm

精算毫厘岂放空,一三二四不轻松。

神州建设如潮涌,谁信笔头有大功!

隶书中堂 自作诗杨梅山赏花69X46cm

草木知春早已来,含苞不放意难猜。

今日忽见丽人到,十里山花烂漫开!

隶书中堂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138X69cm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隶书中堂 自作诗劝学138X69cm

人生手足头,与兽有何异?

岂徒吃穿玩,百年轻抛掷!

忝为万物长,皆因识礼义。

尊师孝宗亲,惜幼友兄弟。

先须实口腹,次要养子妻。

尚望报家国,理想尤壮丽。

欲为担此责,身当有一技。

岂如马和牛,只会使憨力。

入校敬师书,教人长见地。

知识是何物?力量倍增器。

古人凭体力,风雨难抗拒。

后来弄机械,搬山挺容易。

而今玩网络,世界成一体。

因之劝汝等,专心去学习。

凌晨红日丽,转眼就沉西。

休迷春花艳,回首叶落急。

莫倨青青发,垂垂便古稀。

少年当立志,奋起争朝夕。

隶书条幅 自作诗题宜居曲靖138X45cm

宜居曲靖美名稠,塔顶遥闻市井讴。

本是文明荟萃地,爨碑风采耀神州。

隶书竖幅 自作文我的自白书138X69cm

陈庆魁者,宣威板桥人也,现供职于乐丰乡文化站,而又受派搞财务工作。

其形则身高体瘦,学书则心高手低。

少年时偶观隶书而情有独钟,数十年信笔草草,不遇明师,难窥堂奥。

今混迹于书家之中,每自愧焉。

心常慕古君子仁信之淳风,身甘为今社会末流之文士,故自号曰陈年老九也。

每观美景盛事,喜创作诗词对联并书之,聊自娱也。

艺道常艰难,幸有机会以呈陋作,有待方家不吝哂之。

隶书对联 自作联乐丰烈士陵园138X69cm

勇士无私,万里迢迢修大道;

青山有意,千秋亘亘护忠魂。

隶书条幅 自作诗宣威城北登楼138X35cm

百丈高楼如涌出,登巅身伴白云浮。

倚槛披襟舒望眼,一片新城起画图。

隶书对联 自作联题永福塔138X46cm

福塔巍巍玄武壮;

青云霭霭玉泉流。

隶书对联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38X69cm

学书感悟:

仰望书山

陈庆魁

身边的朋友有时会说我是书法家,我听了有些害怕。成为“家”在我心目中是份量极重的,不但要深谙其中门道,还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开拓和创造,才能称之为家,从这方面说,我是根本不够格的。我的害怕还有第二个原因,怕有识之士听见此言,以为是我自认为书法家,肯定会哂我“不知天高地厚”。确实的,在身边的人群中,我的字算好的了。但是,这是多大点地盘呀!我们宣威人常说“很么要很过高坡顶”才算很,其实,不要说出高坡顶,就是到了宣威城,比我字好的人多了去了,成十上百的,藏龙卧虎,我算什么洋芋皮皮呢?这不是我妄自菲薄,也不是不想自强,而是练了几十年书法,唯一的感悟就是:太深了,太难了!

我很早就接触毛笔了。我父亲是个老师,到过年的时候,他就会拿出红纸毛笔来写对联。我趴在旁边看着,他写了剩的纸会给我们写了玩。小学二年级,我们是用毛笔写作业的,写了一年。但是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没有要把字写好的概念。这应该算不得是书法吧。三年级写大楷,这似乎才和书法沾上点边。我写的大楷经常被老师划上许多红圈圈,表示那个字写得好。我书法上唯一受到的鼓励仅止于此。以后在别的书上写,就常被批判为乱划了。上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过几次“隶书”,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常常学着写。只不过,和画画一样,有人会说写得好,画得好,但从来没有人来指导过。此后是断断续续的写写画画,字是我体字,画是草根画,写不出名堂,也难长期坚持,光阴就这样浪费着。工作后在山区上班,圈子小,没有同好交流,没有导师指点,我的字就这样固步自封着。

前几年,知道宣威开书法展,我跑去看,才听老师们讲“要临帖”的话。然后临起帖来,才发现,真的有进步!之后认识了张庆贵徐鹏滕士万夏显俊等老师,才开始有交流,向他们学习。明师和方法,真是太重要了。我更感到,我要向他们学的东西很多,我与他们的差距太大了!对这些老师,我都是高山仰止的感觉,书山高万丈,何时能登顶呢?以我的资质,只怕不可能了,我只能永远地仰望呢。总结地说,我是与书法结缘早,见门晚,到现在还是半瓶辣醋的,不知道还能有多大点发展余地呢?

编后语:

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复苏、振兴的过程中,喜爱和临习书法者,按年龄,老、中、青、少都有;依行业,工、农、商、学、兵无所不包。宣威同样如此。人们对她的喜爱和参与,有似波澜涌动,热烈而深沉,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诚然,艺术作品是遗憾的产物,推介书家作品难免会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大家袒诚直言,不吝赐教。如能通过书家纸笔相融,翰墨寄情,给大家带来书法艺术的美好享受,让心灵受到触发和感应,从中获得一丝淡然与恬静,薰陶与滋养,将是我们莫大的欣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