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很多电视剧中,特别是在汉代的历史剧中,都能看到每次上朝时,群臣进殿太监都会让大臣们脱掉鞋子,这种礼仪一直延续到隋唐。

  那么微拍堂小编想问:为什么要脱掉鞋子呢?

  那是因为古代士大夫讲究的是超凡脱俗,十分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衣着高贵整洁,一尘不染,鞋子每天在地上踩,其实很脏了,干脆就脱了上朝,除此之外,脱鞋还有一个原因,隋唐之前的古人坐姿可不像现在人的这样,他们是双腿跪地臀部贴于脚跟处,这种坐姿要是穿着鞋子是非常不舒适的,还容易将鞋子上的一些污泥之物粘到衣服上。

  那么微拍堂小编有一个疑问,朝堂之上上百号人,全部把鞋子脱掉,不会臭气熏天吗?

  首先,就像上面微拍堂小编所说的,古代士大夫是十分讲究个人卫生的,对自己的要求况且如此,对待觐见君王这等大事更是不敢懈怠。因为古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王在他们的心目中被看待的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所以他们在觐见君王,每日上朝之前都会精心的梳洗,即使身上有些难以消除的异味他们也会想一些办法来掩盖,以示对皇帝的尊重!

  其次,古人穿的鞋子为纯布料制作,连鞋底也是一针一线扎起来的,十分的透气,如果脚底比较容易出汗,古人还会在鞋底垫一些绵质的东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鞋垫。

  最后,古代的大臣,很少走路,上朝下朝不是叫人用八抬大轿抬着,就是在马车里悠然自得的坐着。袜子和鞋子不会像我们一样一穿数日,鞋子甚至穿数月不洗的都有。古人勤洗少走,脚气自然不会有。

  当然了,遇到一些大老粗的将军们,整日行军打仗,也不在乎这些生活上的细节,出现些脚气也是可以理解,但在大殿上有脚气岂不是对皇帝不敬?

  不用担心,要知道古代大殿都修葺的比较肃穆庄严,格局超大,皇帝里群臣的位置距离还是很远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朝堂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所以即使有人有脚气,皇帝能不能闻到还是个问题呢!

  即使闻到了会怎么办?脚气这个问题自古便有,只是古人不像现代人一样,把有脚气看成一件十分羞耻的事情,反而以有脚气为荣,说明你勤勉。即使皇帝闻到了他也不便多加指责。

  最后给大家普及一点小知识,脱鞋的礼仪自隋唐以后,渐渐的就没有了,到了宋代除了宗教祭祀有脱鞋之外,反倒是穿的越多越表示恭敬,大臣们上朝,不但要穿鞋,还要在鞋子的外面套一层靴,以表示对皇帝的敬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