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资产流失、贱卖更多的出现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中,那会好多国企都没有上市,没有一套完整、标准、系统的评估方式,而如今格力电器是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会以其独特的定价方式合理评估格力,国有资产贱卖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我觉得格力电器股权此次被出售,更多的应该是国企改革的需要,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充分竞争的行业,让利与民,类似的可以参考TCL的改革。

在格力集团有意出售15%的格力电器股权的消息出来后,市场各方纷纷猜测。

今日传出:私募基金厚朴资本有意接手15%的股权,厚朴投资是由高盛集团的中国合伙人方风雷创立的一家私募股权公司。

按商业行为来说来说也没什么问题,但这次是格力电器,事情就要复杂一点。

高盛是国外资本,全球化今天,虽说跨国重组并购也很正常,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也是越来越开放,比如:阿里巴巴的股东是大股东日本软银,软银的大股东是南非标准银行,南非标准银行的大股东是工商银行。

但格力是民族品牌,而且发展也不错,正常很难接受易主给外国人。如果真的是厚朴资本,肯定会涉及舆论压力,应该没这么简单。

其次,格力15%股份,大概需要400亿,不是一笔小数目,另外包括阿里巴巴、京东乃至苏宁都曾是“绯闻”对象,也有潜在竞争者。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初汇源果汁的并购案:

在2008年9月,当时可口可乐宣布以总价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股份,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汇源果汁的好日子要来了。

但这事没那么简单,可口可乐是外资,汇源是民族品牌,因此引发了不少爱国人士的叹息,出现了很多言论,比如卖了汇源就是卖国,保护民族品牌。最后,此次交易最终流产,理由是没有通过反垄断审批。

而之后的结局是,如今汇源115亿债务压顶,面临退市危机,不禁让人唏嘘。

好多人会很疑惑,为何赚钱的一个公司,大股东要选择卖掉它呢?

我觉得格力电器股权此次被出售,更多的应该是国企改革的需要,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充分竞争的行业,让利与民,类似的可以参考TCL的改革;

国有资本更应该去那些关乎国家命运的行业,比如石油、电力、通信、军工和金融等等。

有人质疑会不会再出现国有资产贱卖呢?

国有资产流失、贱卖更多的出现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中,那会好多国企都没有上市,没有一套完整、标准、系统的评估方式,而如今格力电器是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会以其独特的定价方式合理评估格力,国有资产贱卖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格力这次出售股权,算是一幕混改大戏拉开,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倒是可以注意一下国企改革板块机会。

【大盘研判和策略】

大盘今天波动还是比较大的,整体还是震荡区间,这个时候的涨跌都不是很关键,依然不是调整结束信号,属于调整周期中的震荡,所以策略不会改变。

通常调整期是比较无聊的,说没机会,盘中依然会有个股出现炒作,说有机会,但操作难度很大,通常是涨少跌多,而且个股持续性也不强,容易变脸。这个和上升趋势是不同的,上升趋势,持股心态好,选股难度小,股票当天不涨,最多拿一拿也容易获利。

所以我们在制定策略上,一定要考虑大盘处在什么趋势当中,否则任何行情都一样,长期下来,注定做不好。

很多人问到调整结束,但目前看,还需要时间,两个判断:一是量能,虽然大盘没有跌破5日均线,但量能明显缩了下来,二是等创业板还是在调整周期。

所以耐心等吧,急不来,能接受上涨,也要接受的了调整,炒股很多时候就是逆人性的。

免责声明:股市变幻莫测,关注我,我将有动力更新更多股票行情。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