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这些问题常常让家长感到头疼不已,比如:在生活中总是爱发脾气,在学校里显得不合群,总是会惹到别人,容易动手,招来其他小朋友的不喜欢……

家长为此讲道理、批评教育都不奏效,只好认定是孩子性格不好,对于如何管教渐渐成为一个难题。

其实,面对孩子这样的表现,家长常常有个误区,就是把重点放在想办法让孩子去改变,却没有真正想办法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这些脾气差、不合群的现象真的是自主行为吗?

并非如此。

在多特淮安校区,有位名叫小可(化名)的学员,在和小可奶奶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

小可平时不怎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校和其他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交流,总是用动手的方式打招呼,以至于他身边的小伙伴很容易误解他。他被误解了,就会着急,而且会动手打人。

不仅如此,孩子上课表现也不是很好,总是坐不住,时间长了就喊累,做事情很容易纠结,有畏难情绪。

小可的奶奶是一位资深会计,在处理孩子问题上比较科学严谨。所以,看到孩子总是和小伙伴处不好,奶奶担心孩子有什么问题,所以带孩子去了医院检查。

检查完,医生表示小可的情况一切正常,就是有一点爱动,建议不用吃药,给奶奶介绍了多特。奶奶回到家让孩子爸爸上网搜索,了解到多特的中科院权威背景,觉得是可以信任的专业机构,于是就带孩子到多特去报名上课了。

在做测评的时候,多特淮安校区中心主任表示,孩子的脾气差、不合群不能笼统归为性格问题,其实核心原因可能是孩子感觉统合中触觉失调导致的。

因此,小可在多特进行了针对性的感统训练。训练了半年多的时间,奶奶反馈到,小可在性格方面的改变很明显,现在开朗活泼了许多。以前脾气大,遇事儿会纠结,听不进去别人说的话,现在可以静下来听别人讲话,和其他小朋友也能够好好的交流。

另外,学校老师也和奶奶反应,小可的进步很快,现在上课也能够坐的住,成绩上有所提升。

看到孩子这样的改变,奶奶很欣慰,表示很感谢多特给小可带来的巨大变化,期待小可越来越好。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孩子脾气差,不合群,会动手打人…其实表现出的是一个警告,孩子很可能是触觉失调了。

触觉失调的表现

触觉敏感

怕生、粘人、爱哭闹;讨厌被他人触摸;吃手、咬指甲、咬人;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不合群,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挑食、偏食;情绪不稳定,固执,爱发小脾气。

触觉迟钝

对细微的触觉很难感知,反应比正常孩子慢;大脑分辨能力弱,缺乏自我意识,不能很好保护自己;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弱;动作不灵活、学习积极性低。

触觉对孩子认知、情绪情感、社会交往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包括容易受一点风吹草动影响而分心,反应过于迟钝,与人相处内向自闭,遇到一点难事就想退缩,大大咧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等。若不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将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

针对孩子触觉敏感或迟钝的感统失调问题,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干预和矫正。

改善触觉失调小方法

1沙土游戏

将淘洗干净的细沙放进大盆,让孩子在里面玩耍,要增加沙土与孩子的接触面,沙土可用纸、树叶、豆、米等代替。这种游戏更适合孩子在户外进行,尤其公园沙坑或者海边沙滩,让孩子在沙土中建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2冷热水刺激

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让孩子感受不同温度的水所带来的刺激,主要用手感受,条件允许可以全身刺激,家长也可以做示范,并且观察孩子的表现。

3梳头游戏

用梳子的尖端去刺激孩子的头皮,并且顺势梳头。这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梳子不宜太尖,让孩子自己梳头,可以对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4抓痒游戏

让孩子躺在床上,抓挠他的腋下、胸口,依照孩子的反应来控制力道,如果连一些常常接触他人的部位也有强烈的反应,则需要加大此游戏强度。抓痒游戏不是把孩子抓挠舒服了,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刺激,强化这种感觉刺激的学习。

5麻布刷身游戏

用麻布用中等力道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手心、足部。可以边唱歌或者讲故事,保持轻松的氛围,以免孩子过度紧张。也可以用毛巾、海绵、妈妈化妆用的软刷子代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