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四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土崩瓦解,但“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精神,连同五四强烈的反传统主义、以思想文化解决社会问题等观念依然延续下来,隐或显地映射在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成为了五四留存至今的重要遗产。杨念群教授的《五四的另一面》跳出常规“五四解释学”之外,将“五四”视为一场多维度的社会文化运动,他认为“五四”所引起的社会改革风潮不仅上承晚清的政治转型,还向下开启了 20 世纪 30—40 年代以后现代中国的基层实践与群体政治,具有远比思想史视角更为多元的意涵。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五四”已经百年,在年复一年的纪念中,我们似乎依然没有完全理解它。今天,单读整理出一份五四书单,再次借助那些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建立一张关于这场运动的认知版图。我们集中在这场运动到底是如何完成组织与自组织这个层面:知识与政治革命如何完成?知识分子、大学校园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新型组织是如何诞生的?民间与庙堂是怎样互动的?爱情又是如何重构?更重要的是,我们依然被那一代人所感染——他们对自由生活、爱情的渴望,对拥抱世界、拯救世界的无限热忱,对个人意志的重视与加入新集体生活的期待,将一己的青春体验升华成改造社会的主张。而之所以要继续这年复一年的纪念,正是因为我们期待这些精神依然能够到达今天。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五四:一代人的青春与记忆

文|徐添

在中国 20 世纪的历史上,很少有像“五四运动”这样的事件能够让人们年复一年的不断解读与诠释。在文学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旧文学的分界点,对人们阅读习惯以及附带在阅读之上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延续至今;在政治史上,五四是新政治运动形式开始的起点,在这场运动中,学生、工人乃至工商业人士为了一个共同议题联合在一起,抗议日本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在哲学上,五四开启了一个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时代,各种思潮进入中国,使得 1920 年代的中国舆论界如同西方近代思想史的大汇演: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新人文主义、实证主义种种主义接踵而来,令后世学者王汎森不由得惊呼“主义时代的来临”,在大学上过文学、史学课程的人,只要不在有关中国现当代史的课堂上打瞌睡,也一定会对以下论述耳熟能详,“德先生、赛先生”、“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救亡压倒启蒙”、“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这些都是关于五四运动意义的评价。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五四运动旧照

五四运动在不同世代被人们反复提及,以至于今天不管是学者还是普罗大众都有了审美疲劳之感。北大陈平原教授观察到现代学生对于五四的“无感”:“早些年还会嘲笑陈独秀的独断、钱玄同的偏激,或者胡适的《两只蝴蝶》,如今连这个都懒得辩了。似乎,五四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除非撰写专业论文,否则没必要再纠缠。”人大杨念群则直接讥讽年年纪念五四所形成的“五四赶集”现象,如不拿出新产品示人,就很容易造出倒人胃口的“八股文章”。

其实,“五四”不止是“五四”。它是历史上的事件,它是一代人的经历,也是后世企图寻求某种思想或言论开放性时所凭借的神话。作为神话的“五四”是说教式的“五四”,它被抽象成一种文化/政治符号,远离日常生活,自然显得无趣,令人无感。然而,作为一代人的经历却未必如此苍白。在那一代人身上,你可以发现时人对自由生活、爱情的渴望与对“娜拉走后怎样”的恐慌,对拥抱世界、拯救世界的无限热忱与西方是否已经衰落的疑问,对个人意志的重视与加入新集体生活的期待,这些“少年维特之烦恼”经由青春的体验进而升华成为各种改造社会的主张,最终开启了 20 世纪革命中国新的一页。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五四运动纪念油画

不过这是后话。在 1919 年的春夏之交,毛泽东还是北大图书馆里一名不起眼的管理员;蒋介石还在福建山区当团长,时而读书时而练武,时而幻想留学欧美;顾颉刚、傅斯年、罗家伦这些日后影响中国文史学界的大家,当时还只是大学里的普通学生;钱穆还是个没见过名场面的小镇青年,胡适倒是暴得大名,不过其时也才二十八岁,一个扎在北大老教授群体中的 90 后。五四运动带给一代青年人无限的可能性,也成为他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如今,斯人远去,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变成了百年前泛黄的历史,但他们的精神或许仍萦绕于今天的中国。或许你需要一份特殊的“思想地图”方可找到那些隐匿于历史中的青春记忆。

而我们今天为读者准备的“五四”书单,正是这样的一份地图。

“五四”书单

(点击文字购买部分书籍)

01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五四运动史 : 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美] 周策纵 著

陈永明 / 张静 译

后浪|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

谈及西方研究五四运动的著作,不可不提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这位几乎与五四同时的作者(周策纵生于 1916 年),在国共内战之际只身赴美,以“五四运动”为题攻读博士学位。在当时将“五四运动”视为学生骚乱的美国学界,周利用大量五四时期的期刊杂志对还原“五四”现场,将“五四运动”分为狭义的政治事件与广义的文化运动。在他看来,五四不仅是一场文化运动、而且是一场思想革命,乃至中国的“文艺复兴”,“五四”不但是历史,也是现实。只要今天人们仍然在追求“五四”所追求的,那么“五四”就依然没有结束。他的诸多论述如今依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的叙述典范,而他在这本书中所引的材料,更是走入历史现场的关键,值得今天的人们为之一读。

02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五四的另一面》

副标题: “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杨念群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

什么是“五四”?最常见的说法是那场 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在北京的爱国运动,也有人说是一场以提倡科学、民主反对旧传统的启蒙运动。然而无论爱国主义和自由主义叙述都只是五四的一面,它的另一面却仍然显而不彰。杨念群教授的《五四的另一面》跳出常规“五四解释学”之外,将“五四”视为一场多维度的社会文化运动,他认为“五四”所引起的社会改革风潮不仅上承晚清的政治转型,还向下开启了 20 世纪 30—40 年代以后现代中国的基层实践与群体政治,具有远比思想史视角更为多元的意涵。为解决社会弊端而诞生的无政府主义为何会失败?“个体”如何消融于“社会”之中?杨念群在勾勒出不同类型中国近代知识群体的面貌的同时,又试着对以上问题一一予以解答。

03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权力源自地位》

副标题: 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

[美] 魏定熙 著

张蒙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

《权力源自地位》是美国历史学家魏定熙(Timothy B. Weston)的一本学术专著,以北京大学为研究对象,这本书聚焦 1898-1929 之间早期发展中的北大,在开创之初的三十年间,整个中国从一个腐朽、没落的帝制国家,经历了军阀混战的分崩离析,逐渐转变为一个具备一定集权效能、初具政府形态的中国,北大也在不同背景中经历着角色的转变。

魏定熙没有单纯地从革命史和高等教育史的角度切入,而是将北大看作是中国古代太学与德日现代大学的融合体,把北大的发展史置身于具体的的时代背景之下。由戊戌变法开始,北大从来不是政治势力掣肘之下一个纯粹的教育机构,它的发展一直是知识分子与现有政权之间博弈与互动的结果。从一个培养和输出官僚的学府,到一所真正意义上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镇,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到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大本营,北大始终受国家机器的严格制约,但又为在此汇聚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始终处在政治运动与改革的漩涡中心,在近现代的历史变迁中与中国知识分子一同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04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重返五四现场》

叶曙明 著九州出版社 出版

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异数,“五四”无疑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叶曙明先生的《重返五四现场》并不意在讲述新的故事,而是梳理了相关史实以回顾这个民国史上的重要片段,勾勒那年国家的青春记忆。当年参与运动的各方是否达成了最基本的伦理底线、社会共识?在一场推崇“自由”、“民主”的思想运动中,是否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当时的当政者、社会领袖们是否有能力处理事后的混乱?全书用六个章节拼接起那一段运动往事,重新审视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启示。在作者笔下,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始,军人陈炯明为终,对广东地域文化的重视也是该书的亮点之一。

05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陈平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了无论是追溯历史,分析理论,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本书不取历史研究中所惯用的宏观视角和说理风格,而是通过“借助细节,重建现场;借助文本,钩沉思想;借助个案,呈现进程”的触摸方式,试图真切的进入到历史之中,而非仅仅作为历史的看客,臆想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

本书择取了五四运动中最具典型性的事件、文本和个案——1919 年的五四运动,《新青年》杂志、蔡元培、《章太炎的白话文》、《尝试集》以及作者从国外图书馆中偶遇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为叙述的切入点,真正做到了对五四历史现场的重现,也真正地站在了彼时的思想上去引申探索五四运动的种种。进入这段历史,不需要以“触摸”的名义说一些鸡毛蒜皮的花边,更多的,要体悟五四的宏大叙事与整体思想。本书正是因为遵循了这种思维方式,才将五四这个早已干瘪的气球重新吹了起来——这个气球上原来描绘着如此生动而美丽的图画。

06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叶文心 著|刘文楠 校注

冯夏根 / 胡少诚 / 田嵩燕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勾画了“五四”运动至抗战爆发二十年间大学教育的多重图景,它的问题意识则源于对二十世纪初科举制度废除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的思考。如果说科举制度保证了士大夫阶层在社会上的领导地位,也提供了上下阶层间社会流动的渠道,那么“晚清新政改革和 1911 年共和革命以后,高等教育制度与新兴党国体制之间相互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这个关系如何取代科举的功能为国养士”?这正是本书着力回答的问题。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一书的英文版初版于 1990 年 ,时隔 20 多年后才出了中文版。“民国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其实此书英文版副标题,英文原版书名“Alienated Academy”,其中的“alienated”有好几层意思,可以理解为“异化的、疏离的、不合群的”等等。作者叶文心选用“alienated”这个词,一方面为了表明在民国社会中,大学校园所传授的西化知识、塑造的现代学生,与当时绝大多数地区尚处于落后农村的中国社会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大学生本身所体验的“幻灭”心态,在社会转型和民族危机中,看不到自身与民族未来出路的苦闷心情。

此书稍有欠缺之处在于对京沪两地之外的地方性大学论述不足,除了在几个综述章节略有提及外,并未做更细致的个案分析。正如作者在书中简要提到的,民国时期不少地方性大学作为各地区文教的核心,对地方政治和乡土社会也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各地方性公私立大学,与京沪各知名大学相比,也各有其特色。如能择其一二,结合作者提出的基本论断做更细致的分析比较,那么此书作为“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便更加名实相符了。

07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民间与庙堂》

许纪霖 著

副标题: 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

《岳阳楼记》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五四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土崩瓦解,但“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精神,连同五四强烈的反传统主义、以思想文化解决社会问题等观念依然延续下来,隐或显地映射在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成为了五四留存至今的重要遗产。只是,随着中国日益卷入全球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知识分子内部的分歧也日益增大,知识分子应该怎样在知识被高度专业化、文化被商业操纵和元话语被解构的时代存在?许纪霖通过探讨当代人文精神的危机、几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求索、启蒙的分化及其内在悖论等论题,剖析了当代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史的复杂面向,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回答。

08

“五四”百年,我们年轻过|单读

《心灵革命:现代中国的爱情谱系》

[美] 李海燕 著

修佳明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

什么才能叫真爱?是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伦理道德,抑或坚持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便违背世人的意愿也在所不惜?是一见钟情便要终相思守,还是优胜劣汰,寻找更好的人?是一起融入琐碎的小资生活,抑或共同投入救国救民的大革命中?伴随着传统道德权威的崩坏,五四时期的爱情也成了一个需要重新探讨的词汇。

李海燕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探讨了“爱情”在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历史,她指出人们在讨论爱情时不仅只是讨论情爱本身,也是在讨论那个时代人们对身份、道德、权威、性别的定义。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带来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同样也意味着一个不服从外在道德约束的内心权威的产生,人们一面要求真爱,但一面又深深地恐惧着“娜拉走后怎样”,人们憧憬两情相悦的美好,又担心爱情最终会消磨于日常的琐碎之中。爱情成了“五四”时期诸多公共议题与私人领域间联接点,人们透过爱情,折射出彼此的理想与希望。

编辑丨坏坏

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上图,购买全新上市的《单读 19 :到未来去》

▼▼一键购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