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此时,诸多明之旧部及割据藩王纷纷起义称帝以据满清,其中明福王朱常洵由马士英等人拥立建号弘光,明康王聿键称帝于闽自号隆武,鲁王一还称监国于浙,张献忠血屠川蜀之大西政权......是可谓明末时政之衰败。此满清种种创业之先头,多史料记载皆出自摄政王多尔衮,至于《东华录》谣传孝庄文皇后委身于多尔衮得以保全顺治帝身,除此其外无一正史之料实录,犹未为真,而见诸于端多以‘翼戴冲人自任,其功高二不干帝位,为自古史册所仅见’。

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过程,亦有其必然。清朝,作为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无论兴盛,亦或是灭亡,自不会例外。

当然,其中之繁复程度,众多史学大家亦未有之根数,遑论之始终!而今,以一粗浅之识以谓,慰已心亦求识士予告,不胜感激!

京都

崇祯九年,即天聪十年,满清于关外建国,始曰大清,然真正意义之满清,还要从清军入关进驻京师---今北京算起,即1644年,崇祯一十七年,顺治元年,方始称为清。

虽京师之据,已有大清,然各地割据势力势多,与胁清廷,且李自成虽逃离京师,如若不除,其祸犹在,尚为一清之隐患。加之清廷之明朝遗官,其心未必是忠,不得不防。然,重中之重是为天下之庶民,方为燃眉之急,千年之汉人治下已成定律,一朝更变阶下人,任人不足信,至于满清谁又能听之而任由之?

亦因如此,各地揭竿而起之势力高涨,百姓呼应,一应为多事者用,据满清,后世者多称之为反清复明。

范文程

因由此,顺治初起,摄政王多尔衮审时度势,成摄政诸王统辖理政天下,平战乱除余残,稳固清之江山。而彼时亦有范文程献策,据清《国史》所载,文程曰:“闯寇猖狂,中原涂炭,近且倾覆京师,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我家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诚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厥黎庶,兵以义动何攻不成?”由此可考之,大清国之初定,地方尤在水深火热,此时兴兵伐乱于黎民百姓心意,十成八九。

适时,范文程复言:“好生者,天之德,兵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自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国家欲统一区夏,非义安百姓不可!”于是,满清官兵入关后每战之杀伐尽皆入刑,妄杀者入罪,时不久民心遂安,而后予崇祯帝以明之厚礼安葬,亦有明之加派庶民之所有政策全部废除,遂民众信任拥立之心渐起,天下安定。

即时,摄政王多尔衮挥师而下,由近及远定山东,安山西,稳固政权。而此时,诸多明之旧部及割据藩王纷纷起义称帝以据满清,其中明福王朱常洵由马士英等人拥立建号弘光,明康王聿键称帝于闽自号隆武,鲁王一还称监国于浙,张献忠血屠川蜀之大西政权......是可谓明末时政之衰败。

然所有割据之权利,无一不以搜刮庶民贪图享乐为己任,民怨甚嚣直上,一众自立者民心已悖。而满清军兵刚至响应者遂起,是年六月李自成自缢于九宫山,明康王聿键称将于豫王多铎,张献忠战死西充。

然,虽多反叛毙,南方诸地犹未统一,纵十余年,藩王犹在,终世祖之世未能荡平,是以存假称臣之吴三桂等藩王,民间尚存之反清复明组织,有据于台湾之鲁王,亦有民间自立之偷巧者众多。

然此时,全国之上下已大致于满清之治下。于顺治亲政前,摄政王多尔衮依时局沿袭明律,于顺治三年翻译《洪武宝训》,制序颁行天下,直自认继以统治,与天下共遵明之祖训,不战而屈人之兵令反清复明只作纸上说辞,力有不逮。

摄政王多尔衮

至顺治十年,仿明制设立十三衙门,严为限制令宦官不得超过四品,同年仿明祖立铁牌禁内宫干政,据有言:此皆有复蹈明阉祸覆辙之渐。

此满清种种创业之先头,多史料记载皆出自摄政王多尔衮,至于《东华录》谣传孝庄文皇后委身于多尔衮得以保全顺治帝身,除此其外无一正史之料实录,犹未为真,而见诸于端多以‘翼戴冲人自任,其功高二不干帝位,为自古史册所仅见’。

是以,摄政王多尔衮于顺治七年薨,用帝礼,袱庙上谥,称成宗义皇帝,以称其实,史罕有之。至于后世《三大疑案考实》中所述之种种,犹未多见,只作俾史论评,虚实难定,然,摄政王之功绩乃实在史册,称颂者何其多!

而已,满清之入关,立京师,建国之伊始,摄政王多尔衮居功至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