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美,阅然指上

  图书君在北京(40°N,116°′E)向您问好!

  

  【鲎】无鳞称鱼,有壳非蟹

  「鲎」由「学」和「鱼」组合而成,难道是「有学问的鱼」?不错,这种生物蕴含着独特的生存智慧,很有些学问可讲。

  

  中国南方的海里,有这么一种动物,名字写作“鲎”。这么多年,我听过全国各地的人把这个字念成熬,念成鳖,念成鱼,念成齁猴吼后……

  正音应是[hòu]。有人考证,这种动物在南方一些方言中和“学”字同音,所以可能是借用了“学”字头来表音,加上表意的“鱼”,以示这是和鱼一样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清代《海错图》里的鲎。图自《海错图笔记》

  明代的《三才图会》则认为,鲎在南风到来时会上岸产卵,所以“善候风(善于观测风向)”,故发音为“候”。

  鲎属于哪类动物?清代的一本海洋生物图鉴《海错图》里,把鲎含糊地称为“海中介虫”,因为它“无鳞称鱼,有壳非蟹”,归为哪类也不合适。

  确实如此。鲎的近亲早灭绝了。在现存生物中,鲎自成一派,独占肢口纲、剑尾目。

  如果非要给它扯个亲戚,那么蝎子、蜘蛛和鲎算是远亲。

  

  ▲把鲎的化石和现生鲎对比,可看出它的外形基本没变。图自《海错图笔记》

  清代福建渔民之间,盛传一种说法:福建的鲎全是公的,雌性远在广东潮州。每年秋天,福建小雄鲎全都赶往潮州勾搭雌鲎,来年夏天,长大了,出息了,就带着媳妇一对对回福建产卵了。

  

  ▲鲎受惊时,会竖起剑尾,保护自己的腹部。图自《海错图笔记》

  《海错图》的作者聂璜听到这个故事,觉得太扯淡了,简直像专门为了虐狗编出来的。但福建渔民说:“吾滨海儿童捕得小鲎,皆雄而无雌!”

  这似乎是铁证。聂璜于是将信将疑地将其记在《海错图》中,“存其说,以俟高明”。

  几百年后,这位“高明”终于出现了,那就是没羞没臊的我。有了现代科学的武装,我斗胆分析一下。

  

  ▲不慎翻身后,这只鲎无法翻回来,挣扎数圈后被太阳烤死。图自《海错图笔记》

  其实在福建产卵的,就是福建海里的鲎,不是潮州跑来的。渔民之所以误解,大概是以下的原因:

  福建海域主要分布的是“中国鲎”这个种类。这种鲎在成年时,有个明显的雌雄差别:母鲎腹部边缘只有前3对棘很长,而公鲎则所有棘都一样长。

  但它们小时候,无论公母,棘全都一样长,看上去似乎都是雄性。渔民自然会纳闷雌鲎在哪里。于是想当然地认为,雌鲎大概在南方的另一个产鲎地:潮州。而秋天,鲎会藏进深水过冬,渔民看不到鲎,就以为它们去潮州找媳妇去了。

  

  ▲中国鲎雌雄的区别。图自《海错图笔记》

  鲎会在农历初一、十五的夜晚集体上岸大交配。

  此时的情景是很混乱的。在以前,鲎的数量很多,交配时成百上千的鲎涌向沙滩,你压我我压你,壮观极了!

  

  ▲美洲鲎交配的盛况。亚洲已很难看到这样的场景。图自《海错图笔记》

  古代渔民此时抓鲎,有个秘诀:要先抓母的,这样公的就一直抱着母的,一抓抓俩。闽南人受此启发,管捉奸叫“抓鲎”,现在多写为“抓猴”(鲎:阴阳怪气的,先举报了再说)。

  

  ▲鲎在交配时,雌性会背着雄性走来走去,如胶似漆。图自《海错图笔记》

  如今,鲎的数量骤减,中国的海滩上再难看到壮观的交配场景了。万一遇到,我们也不要打扰它们,只需默默蹲在边上,品尝这海腥味的狗粮即可。

  

  ▲鲎血含铜,在体内无色,一遇空气就氧化变蓝。图自《海错图笔记》

  你能在评论区打出“鲎”这个字吗?

  END

  图文节选自

  

  《海错图笔记》壹、贰

  张辰亮著

  选购

  长按关注图书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