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培训主要围绕企业港股上市需要哪些条件、为何新经济红利今年都涌向港股、新股频频破发又暗藏着怎样的资本逻辑等热点问题展开。魏建鹏和陈宇两位主讲人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就上述热点问题给出详细解答。

  编辑|杨晓艳

  来源|互金通讯社

  互金通讯社讯 8月2日,由互金通讯社主办的新金融培训第三期“赴港上市潮涌,你准备好了吗”在北京举行,70多名互金企业高管及行业媒体人参加了培训,现场座无虚席。

  此次培训主要围绕企业港股上市需要哪些条件、为何新经济红利今年都涌向港股、新股频频破发又暗藏着怎样的资本逻辑等热点问题展开。51信用卡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魏建鹏和富途证券董事陈宇两位主讲人,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就上述热点问题给出详细解答。

  据普华永道预计,2018年将有220家企业赴港上市,全年集资总额预计将达到2000亿港元至2500亿港元,香港有望再次成为全球最大IPO市场。

  魏建鹏表示,赴港上市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首先,审核时间短,标准比较透明;其次,允许同股不同权的投票机制;第三,有纳入港股通的机会;第四,有中外结合的投资者群体;第五,成本优势大。

  51信用卡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魏建鹏

  那么,赴港上市要具备哪些条件?魏建鹏介绍,一是盈利测试。要求3年税后盈利大于等于5,000万港元,首2年税后盈利3,000万港元,近1年税后盈利2,000万港元;二是市值/收入测试。要求市值大于等于40亿港元,及最近1年收入大于等于5亿港元;三是市值/收入测试/现金流量测试。要求市值大于等于20亿港元,最近1年收入大于等于5亿港元,及前3年累计现金流入大于等于1亿港元。

  魏建鹏强调,各公司满足了港股IPO的条件后,还应考虑到其他问题,一方面,香港上对于申请上市公司的合规要求比美国更加严格,且提交申请后即予以披露;另一方面,港股估值体系与美股近似,通常低于A股;除此之外,在流动性上,香港可能不如美国和A股。

  此外,魏建鹏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了赴港上市的详细流程,具体为:1.财务审计,财务审计如果未完成,后面的一系列工作将难以开展;2.选聘中介机构,开始启动大会(赴港上市进入静默期);3.撰写招股书,无论是美国的还是香港的招股书,首先看三维,展现公司的基础资料,其次,看business,也就是商务和业务;4.完成招股书和A1材料,提交上市申请,联交所披露;5.分析师(AP)会议;6.非交易路演;7.联交所/证监会问题反馈与回复;8.聆讯,香港的聆讯比较特别,投行和公司不会参加,而是香港联交所的审核小组被聆讯委员会委员提问;9.确定价格区间,招股书定稿;10.招股书挂网,举行新闻发布会,开始招股(静默期结束);11.国际路演;12.最终定价;13.挂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魏建鹏表示,港股IPO财务报表里面有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就是优先股导致的亏损。据介绍,基本上所有互联网公司都会经历A、B、C轮私募融资,垫底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公司创始人和管理层使用的,后面的股票都叫优先股,简言之,就是优先于创始人手中拿的股,在互联网公司很常见。

  而香港IPO遵循国际会计准则,会把优先股认定为一个负债,很多公司都会有这种情况,但这不是现金流上的支出,而是纯会计上的记录,不会对IPO产生任何影响。

  在谈到港股市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时,陈宇表示,2018年4月24日下午,香港联交所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即实施同股不同权,同时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富途证券董事 陈宇

  陈宇认为,还有很多初创型企业,从财务,包括管理,公司治理各方面或已经达到了可以登陆资本市场的条件,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陆陆续续会有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同时,全国唯一有中国内地和海外交易的市场估值优势,也将进一步加大香港上市潮涌的趋势。

  2个多小时的培训让大家收获了不少干货。一直以来,互金通讯社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多角度洞察行业发展,在未来,平台将不定期举行更多新金融培训,邀请相关方向的专家、学者、投资人、企业高管等为大家授业解惑。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