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便是作为中国职业足球金字塔底端的中乙联赛,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U19国青将会借用河北精英的壳征战新赛季中乙,而中超预备队也有可能参赛。这就意味着,U19国青的所有球员都可以利用新的转会规则而顺利加盟到河北精英俱乐部,从而征战新赛季的中乙联赛。

距离2020年的第一天,已经过去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但迄今为止,中国足协还没有对本年度的各级别职业联赛参赛队伍和安排给出定论。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便是作为中国职业足球金字塔底端的中乙联赛,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U19国青将会借用河北精英的壳征战新赛季中乙,而中超预备队也有可能参赛。 其实关于国字号队伍征战职业联赛的想法,已经由来已久。上赛季,有关方面就曾经探讨过国足征战中超联赛的做法,只是后来因为条件的不成熟而搁置。但此次有关国青征战中乙,可谓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 飞鲸体育数据历史资料库显示,河北精英在去年便已经被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的北体大收购,在今年年初收到中国足协关于中甲联赛递补通知的5家俱乐部中,他们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提交申请的,明确表达了不愿征战中甲,只想留在中乙的愿望。 根据转会的最新规定,本赛季开始,所有U21球员的转会将不再受到名额的限制。这就意味着,U19国青的所有球员都可以利用新的转会规则而顺利加盟到河北精英俱乐部,从而征战新赛季的中乙联赛。 但这样的方法,真的对中国足球能够起到正面的作用吗? 大部分的投资人认为,这样的做法会使得中国职业联赛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让国青和预备队强行接轨中乙,表面看上去可行,实则压缩了原有中乙球员的生存空间,加剧了职业化的倒退。 原来甚至有望递补进入中甲的河北精英队员,只能集体征战下一级别的中冠联赛。先不论这对于上赛季效力河北精英的球员是否公平,即便对其余报名参赛的中冠球队来说,突然空降这样一支实力强大的球队,他们是否还有足够的竞争力? 职业化的联赛中,预备队本身是为了一线队服务的,而预备队联赛本身就是为了给小球员成长空间的,有实力进入一队的球员本身就寥寥无几,这就是客观规律。本来中国的足球人口已经非常少,这样的方案只会继续压榨原来底层球员的生存空间。 现在足球的市场环境已经如此恶劣,如果让中乙球队都沦为中超预备队和国青的陪练,无异于再次打击投资人信心。对于那些从中冠联赛起步,稳打稳扎进军中乙的业余球队们,也极度不公平。 虽然二线队参加低级别联赛,在欧洲足坛较为常见,但是有一点需要知道的,便是欧洲足球人口众多,联赛体系健全,参赛规则完善。大部分失业的球员都可以顺利找到另外的归宿,而且不同的球队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反观国内足坛,大部分投资人都没有太多的耐心,一下子就想冲乙冲甲。只要一两年不能达到目标,俱乐部就可能会解散消失。 空降中超预备队和国青参加中乙联赛,似乎把职业联赛体系视若无物。大部分中乙俱乐部在近两年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足协准入标准的提升,生存已经变得极其困难。根据足协的规定,每家中乙俱乐部都要保证有3支梯队参加青超联赛,否则无法通过准入,这些都需要花费真金白银来进行投资。 有部分中乙俱乐部,虽然对于国青和中超预备队征战中乙的情况没有显得抗拒,但也表达了一定的疑虑。他们认为,具体的参赛细则非常重要,需要统筹考虑。即便参赛,也必须要保证中乙职业俱乐部在中乙联赛上的主导作用,中超预备队和国青只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数量不宜过多。既要维持中乙联赛的职业特性,也要给予中乙俱乐部们相对充分的空间,不要朝令夕改,才能够起到职业联赛的应有作用。 中国足球走过的弯路,已经够多了,留给中国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足球比赛统计来源:飞鲸体育数据赛程赛果数据接口——实时、海量、可靠的体育大数据云,国内领先的体育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