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了,胆子变小,心跳好快,这种病你要小心了

  隔壁大爷今年70岁,高血压7~8年,降压治疗后血压一直控制稳定,坚持每周测1次血压。但最近发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胆子倒是越来越小了,年轻时无论遇见多大的事情一点也不慌张,现在经常感到心慌慌的,尤其是紧张或者激动的时候,感觉心脏蹦个不停。还感到头晕和小便多,老要上厕所,要坐下来休息好几个小时才慢慢地好起来。

  这可能是有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大爷做一个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出来了,确认是阵发性心房颤动。

  【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刚开始时是阵发性的,能自己好转,时间长了就变成持续性的了。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比正常人的心跳快得多,还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容易在心脏里形成血栓,血栓如果掉下来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房颤常见病因和症状】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等等,还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

  房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慌、眩晕、尿频、胸部不适和气短;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出现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可初步诊断房颤,但确诊需要心电图检查,比较简单易行;但是对于房颤短暂发作难以捕捉到的患者,甚至需要反复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才可能确诊。

  经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后能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最佳结果,但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并积极防止血栓的形成和中风等栓塞的发生,降低房颤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消除病因、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根本。

  【生活上注意的事项】

  房颤病人在生活上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戒烟,限制饮酒,限制或不喝咖啡、茶、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用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的药物。因为其中可能含有刺激物,这些物质可能促进不规则心律,服用前应当询问医生或阅读说明书,看看是否适合自己。

  有些房颤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就感觉不需要治疗,但无症状房颤同样会导致心脏逐渐扩大和心力衰竭及脑血栓发生率增加而增加总死亡率。还有些房颤患者感觉毛病发作不频繁就不急于治疗,但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次数会逐渐增多,发作时间会延长,逐渐变为持续性房颤,并无自愈倾向。

  阵发性房颤的早期未出现心房结构的改变,这时候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是最理想的,建议房颤患者早期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

  高血压的哪些事 微信号 sangaook 高血压的哪些事,医生开办的公众号,免费提供三高防护,养生知识。还免费答疑,还等什么,关注一下有惊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