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洞见中的突围:

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

◆ ◆ ◆ ◆

如果你什么规则都不懂,什么活动都没参与,也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东西,每天看着周围人热热闹闹地为双十一做准备、自己却默默旁观,恭喜你就是传说中的“双十一编外人员”,也恭喜你可以在第一天就能看到一场震撼的艺术展: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2018年11月11日,《无境的追寻》即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在北京大都会艺术中心正式启幕,这是大都会艺术中心呈现的又一次城市主题高规格展览。该展展出了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计洲、刘大地、史国瑞、王川(按姓氏拼音排序)四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涵纳当代暗箱摄影、人造幻像景观作品、中国传统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形态主题作品,以及粒子系列作品,其中诸多作品曾参展中国、亚洲、以及欧美艺术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无境的追寻》,首展日爆满

此次展览是罕有的聚首四位当代摄影艺术大家,并呈现出独特各异表现形式的展览,策展之初便备受瞩目。大都会艺术中心特邀青年批评家、艺术史学者、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教学部主任葛玉君老师担任艺术主持,艺术家、媒体人士、艺术界人士,以及热爱摄影艺术的大众,齐聚在此,现场观者爆满,氛围炽热。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葛玉君老师亲自为展览作序,他谈及:此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作品,展现了摄影与造型(绘画)、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技术性与手工性之间的关联,摄影自身的批评体系的建构,“摄影师的艺术”与“艺术家的摄影”之间的张力关系,摄影的边界以及摄影的外延等。摄影作为独特的媒介,在技术层面、美学层面、绘画层面上,“摄影”艺术与造型艺术在维护着亲密的“共构”关系的同时,又保持着审慎的距离,进而完成其“艺术中的另一个艺术”的别样存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四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的无界追寻

/一/ 计洲的地图山河

“由地图褶皱而成的山川,有书本雕塑而成的都市景观,已然是一件装置艺术,经由计洲的摄影之眼,使其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图像的意义与更为多元化内涵的解读。人造的景观与自然的景观之间的幻化,带来的是对摄影在探讨现实与虚构之间关系的有效性的质疑”——这是计洲的系列作品 《地图》与《模型》。

计洲

作品:地图5    2014

类别:摄影

材质:艺术微喷

尺寸:150 x 138 cm

计洲

作品:地图10    2017

类别:摄影

材质:艺术微喷

尺寸:100 x 240 cm

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计洲,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2005年毕业于巴黎第一大学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计洲对当代社会的沉静观察体现在他以物品为主体的摄影或雕塑作品中。计洲的作品由物件和装置的并不反映其原态的图像构成,以此探索了图像的碎片性和完整性。他的《尘·迹》系列在诸多亚洲艺术展以及2013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展中展出。

计洲

作品:地图 7    2015

类别:摄影

材质:艺术微喷

尺寸:145 x 252 cm

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计洲,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2005年毕业于巴黎第一大学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计洲对当代社会的沉静观察体现在他以物品为主体的摄影或雕塑作品中。计洲的作品由物件和装置的并不反映其原态的图像构成,以此探索了图像的碎片性和完整性。他的《尘·迹》系列在诸多亚洲艺术展以及2013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展中展出。

/二/ 刘大地和他的粒子

刘大地的粒子系列作品曾让全球艺术界耳目一新,千万颗粒子即是核心。他创造性地将颗粒、点阵这抽象的“依托单位”从摄影绘画以及种种局限的面中超越了回来,从银盐乳液和相纸的纠缠关系,又到对于粒子缝隙空间和曝光时间的抽象舞蹈,通过巨大的显影设备,创造了自己的粒子宇宙。

刘大地

作品:项目-Ⅲ    2015

类别:手工涂布 重铬酸钾感光乳剂

材料:感光乳剂,塑胶珠,油画布,等

尺寸:162 x 182 cm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11年至今,刘大地多次参展洛杉矶艺术博览会 LA ART SHOW ,作品广受好评,且先后参展了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2015上海摄影博览会(PHOTO SHANGHAI 2015)、ADCCLA艺术交流展,更受邀参加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主办的第九届国际摄影技术双年研讨会(9th biennial alternative photograph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并做了主题演讲。

刘大地

作品:项目-Ⅱ    2013

类别:手工涂布 重铬酸钾感光乳剂

材料:感光乳剂,塑胶珠,油画布,等

尺寸:162 x 182 cm

据悉,此次展出的刘大地的《项目-II》、《项目-III》,还将运抵洛杉矶,参加2019年洛杉矶艺术博览会。

/三/ 史国瑞针孔中的城市

没有镜头,没有相机,他登上黄浦江对岸酒店最高层,将窗户全部封闭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孔,迎接外部的光,他静静等待6个小时,完成了《新上海》的创作,而这种古老的摄影方式在全世界仅有三五位艺术家在使用。

史国瑞

作品:北京CBD    2013年6月8-9日

类别:当代暗箱摄影

材料:黑白银盐相纸

尺寸:140 x 218 cm

史国瑞,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针孔摄影家,曾用暗箱摄影的方式完成了《金山岭长城》《珠穆朗玛峰》等巨幅暗箱摄影作品的创作,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他的作品被巴黎国家当代艺术基金,美国旧金山迪扬美术馆,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美术馆,美国迈阿密Cisneros Fontanals基金会等多个国家的美术馆收藏。

史国瑞

作品: 延安    2009年2月22日

类别: 当代暗箱摄影

材料: 黑白银盐相纸

尺寸: 127 x 270 cm

史国瑞

作品: 新上海    2007年9月13日

类别: 当代暗箱摄影

材料: 黑白银盐相纸

尺寸: 135 x 325 cm

此次大都会展出了史国瑞老师的《延安》、《新上海》、《北京CBD》,从革命根据地,到大上海,再到北京,用光呈现的城市建筑,清晰的深浅、灰度,像一场历史流动的叙事。

/四/ 王川像素的变换

王川是活跃在一线的当代摄影艺术家及策展人,199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2000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MAVA研究生班(与中央美术学院合办),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规划处处长。在学术方面强调将摄影作为视觉媒介进行考察、解读并展开实践探索,同时在个人艺术实践中持续关注“中国传统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形态”主题和基于摄影媒介和语言的探索。

王川

PXL X:火    2016

类别:摄影

材质:艺术微喷

尺寸:150 x 300 cm(尺寸可变)

王川侧重于对摄影的历时性与共识性的研究,用当代的风格体现历史性,数码和马赛克,将有历史感的画面做一个调换。此次参展的《火》、《突厥人》、《北朝》、《自在》等作品反映了王川近些年来文化关照,他对于图像的符号化处理,对历史片面化、碎片化的撷取与不同的文化板块之间的跳跃,看似偶然遭遇式的甚至无厘头式的无关联背后,却隐含着内在的、激烈的甚至对抗的张力关系。

王川

PXL X:突厥人    2018

类别:摄影

材质:艺术微喷

尺寸:135 x 200 cm(尺寸可变)

展览现场

王川

PXL X:彩烟-2    2018

类别:摄影

材质:艺术微喷

尺寸:420 x 250 cm(尺寸可变) 

本次展览的四位艺术家,恰好都与造型(绘画、设计)艺术有着学缘上的关联,从不同的层面,给予摄影以自身美学意义上深层的文化关照,并从观念、立场、材质及其边界的外延与内涵等方面分别作出深入的阐述,值得亲临现场感受其当代摄影艺术的魅力所在。

万科的野心:艺术萌发“城市更新”战略

此次展览所在的大都会艺术中心,正是万科倾力打造的当代艺术中心,同时也是万科的“城市更新”战略的组成部分。什么是城市更新?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变迁,诸如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随着城市外迁而面临功能的调整,因此万科提出了“针对存量资产收购、提升并且再设计成为适合市场和客户的产品”的城市更新战略。

万科一直思索城市更新进程中,人与自然、建筑、人文的关系,思索城市文创发展对人居的崭新意义,因此,万科选择了以艺术为切口,并启动了可持续的公益行动——V-ART艺术计划,旨在全力扶植当代艺术家,以企业之力支持城市文创产业。万科希望,以艺术的创造力,去传递时代的价值与城市发展的理念,同时让艺术更靠近城市,靠近普通大众,让城市与人居发展进程有更多来自人文艺术的感动。

》》》》链接

大都会艺术中心(Metropolis Art Center),是万科集团打造的当代艺术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这里也是法国著名设计师让・努维尔亲自设计的万科大都会79号所在。大都会艺术中心,藉以国内外顶尖艺术家、收藏家资源,定期承办精品艺术展,以及大咖艺术家沙龙,借此打开人与艺术和城市对话的窗口,并用企业的力量,支持国家文创产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