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视野讯:“自从开春整地时我就在这打工了,算下来(一年)挣8000来块钱不成问题。”11月11日,正在张良镇某公司种植基地里捥姜的张良镇李法河村贫困户,60多岁的党天才老汉说道。

  党老汉是张良镇异地搬迁安置新村----思源居小区的住户,没搬过来之前,党老汉一度担心自己年纪大了,住到镇区后不好找活干,谁知2018年开春,与小区仅一路之隔的周楼村西地、张良镇姜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规模种植了300亩张良姜,从整地、垄畦、栽姜苗、到中期除草、施肥、浇水、再到后期收获储存,都需要使用大量劳力。党老汉从一开始整地就来到基地干活,每天工资50元,已经断断续续干了160来天,可领到务工费8000多元。

  村民在收获生姜

  日前正是张良姜收获季节,由于需要从鲜姜块根部掰下老姜放在一边,(春季种下的姜种,以前盛夏季节就捥出;现在为了图省事,一般在收获鲜姜时一并捥出再掰下来。姜种不会像土豆和芋头种那样慢慢地萎缩消失,而是变得更加丰满了一些,味道也更加辛辣芳香,这也是“姜还是老的辣”的俗话的来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鲜姜一块块放进筐子里,拉到地窖后再一块块拿出来、一层层码好保鲜储存。这些纯手工活在收获鲜姜的20多天里,每天都吸引着60多名附近村民前来务工。

  “附近马楼乡官庄的群众也来这打工,里面也有贫困户。据我了解,咱这里最少有14个(张良和马楼的)贫困户经常来打工,算下来一年发给他们的工资不下11万元。”在基地里负责农民工管理的杨某说道。(鲁山县委宣传部 乔新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