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童谣想必四川人都听到过

“石牛对石鼓,黄金万万五”

“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不少人对这个童谣的真实性报以怀疑

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土豪”张献忠究竟沉了多少银子?

11月8日

安仁文化大讲堂首堂

《“折戟沉沙银未销”—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发掘记》

隆重开讲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为大家揭开一幅

300多年前的神秘画卷

“从现实”

江口沉银

主办单位: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成都安仁文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主讲人介绍

刘志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副研究员、西南地区唯一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双领队资质获得者、“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的主持人、新浪微博大V (考古君),粉丝人数达到150多万人,其幽默诙谐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讲解,虏获众多热爱历史爱好者的追捧。

在四川人的记忆中

“江口沉银”是属于童谣中的宝藏

如今

这场考古发掘告一段落

这段历史

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

挖掘考古背后的秘密

考古,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

  江口沉银历史的背

到底经历了什么?

深藏在沙底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却无人倾听。

在刘志岩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

张献忠在征战途中,劫掠了巨额财富。

出川之时,所有的金银财宝被装在运船之上,终究没有逃过明军的伏击,无奈之下,张献忠只能将所有的金银财宝倾入江中,这也就有了后世童谣中的惊天宝藏一说。

随着刘志岩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一幅明朝晚期的战争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三百年前百姓生活的不易,让现场的听众也为之而忧愁。

传说中的地点是真的吗?

刘志岩老师带给了我们最好的答复。歌谣的所在地,就是江口沉银的遗址所在!

2005年4月20日,江口沉银文物被盗事件震惊世人,文物的抢救性发掘势在必行。

经过考古团队与全国的考古专家一起对文献进行缜密的讨论,最终确定遗址地点就是岷江河道内。

面对这种情况,考古发掘组专门邀请了国内顶尖专家赶来彭山,考察后提出“围堰筑堤,滩涂考古”,开创了我国内陆河流考古的先河。

宝藏终见天日

遗址前后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42000余件,“西王赏功币”、“大顺通宝钱”等文物的出土,直接证明了发掘处为江口沉银的中心区域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现场大屏幕中展示出的出土文物,让现场的气氛再次热烈了起来,不少听众更是举起手机,想要拍下屏幕中一件件精美的文物。

 考古背后

对于此次考古团队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亲手触摸历史,而且“四川彭山江口沉遗址更是入选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但又是不幸的,因为所见证的历史总是残缺。

无数的宝藏重见天日,在这背后是数十个考古人一百多个日夜的艰辛工作和辛苦付出。

考古的魅力

在当天的讲座上,刘志岩老师为在场的听众带来了一场幽默诙谐、浅显易懂的文化与历史的讲述。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刘氏庄园博物馆馆长张露仁女士、建川博物馆副馆长何新勇先生以及主办方安仁华侨城、协办方安仁文博公司、共品钱币博物馆、成都、彭山的文博爱好者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等300多齐聚一堂,享受这一场文化盛宴。

在讲座开始前,刘志岩老师接受了四川电视台、香港卫视、搜狐、爱奇艺等媒体的采访,并对安仁华侨城举办文化大讲堂活动表示肯定和赞许,希望更多的群众了解考古工作,以切身的体会了解考古的过程。

刘志岩老师用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鉴定经验和风趣幽默的言谈,让在场的听众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解到考古工作者的不易和考古背后的历史趣事儿。

在讲解的过程中,大屏幕不断放出考古发掘时的现场照片,以及在现场发掘出的几百年前的文物,向大家揭秘了考古现场中不为人知的秘密。面对精彩的讲座,在场的听众纷纷用笔或拍照记录下精彩的内容和瞬间。

安仁文化大讲堂之《古蜀文明探秘》

将于11月13日孔裔国际公学

隆重开讲

邀请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江章华副院长

担任主讲人

图文来源于安仁文博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