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孝文化旅游节的举行

惊艳众人

“美好新生活·孝爱满人间”

就像这次孝文化旅游节的主题一样

整个大孝感都是幸福的、欢乐的海洋

这场视觉与精神的饕餮盛宴

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座孝爱之城的魅力

你以为这场盛宴结束了?

no no no

就在前天,一场超燃的孝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拉开序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著名专家齐聚孝感

一场关于“孝文化与中华文化自信”的交流

绝对震撼你的心灵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到现场感受感受~

2018’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举行

11月10日,2018’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在孝感市中华敬老园举行。

论坛吸引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等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的30余位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围绕“孝文化与中华文化自信”深入探讨交流,助力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

本次论坛主题为“孝文化与中华文化自信”,包括1个主旨论坛和3个分论坛,围绕孝与中华文化、孝与当代养老、孝与道德建设等分议题深入交流。期间,还召开了“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专家座谈会,邀请专家结合前期论坛成果,对我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建言献策,致力打造国家级孝文化研究学术品牌。

▲主旨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由中国伦理学会、《人民论坛》杂志社、中共孝感市委、孝感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曾子研究会、市委宣传部、湖北工程学院、市老龄办承办。

▲分旨论坛现场

今年6月

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组委会面向全国开展了

“孝文化与中华文化自信”主题征文

共收到了145件参赛作品,17件获奖入围作品

此次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上

15名获奖代表受邀上台,接受颁奖

征文获奖作者代表

接下来就是重点啦

这场孝文化的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到底是怎么样的震撼场面呢?

专家们为孝文化的繁荣发展献出了哪些妙计良策呢?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到主旨论坛和分论坛现场感受

主旨论坛

张汉平: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建设孝文化名城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历史、没有传承、没有记忆,也没有特色。早在2006年,孝感市委就提出了将孝感建设成为“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孝文化的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谋划,一同推进。

突出抓好研究体系升级、持续开展学习交流,深度挖掘孝文化时代内涵。全面开展“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孝勇军营”创建活动,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用孝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市场准入、资金扶持、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孝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努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用孝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胡敏:孝感孝文化自信究竟来自哪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历史的孝感,已经蕴藏着深厚的孝文化基础,综合了孝文化的基本元素,具有比较广博的社会基础,才会在新一轮城市崛起中体现亮色、展现特点、创出品牌、夯实城市竞争力。

做好三篇文章讲好孝文化新故事:一是继续深刻挖掘孝文化的历史内涵,在“深”字上做文章;二是继续不断提升孝文化的时代价值,在“新”字上做文章;三是继续大力创新孝文化的载体形式,在“精”字上做文章。

石秀印:社会治理的一个“从根抓起”的样板

孝感推进的“孝文化名城”建设是一个社会治理的“从根抓起”的样板,其独特之处体现为既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又体现新时期中国特色;既针对社会需要和宏观形势,又瞄准人心这一关键处。

孝感市以“孝”作为社会治理的起始节点,形成了多维度、立体性、交互性的格局,例如在幼儿园、中小学开展“起点阅读”“朝读经典”活动,在幼儿心中 “植入”善和爱心的意念;举办孝文化节,开展“孝子”评选,用楚剧、皮影戏演出以孝为主体的戏目,让人们不仅“心中知孝”而且“心欲尽孝”。

于此同时,让“孝”突破传统的局限,由孝的良知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由家庭向社区拓展,由血缘向市场拓展,由民间向机关拓展。在此基础上还体现了立足新时代的去弊和创新,例如在社区层面,强化社区自治,通过协商形成村规民约,进行志愿服务;在企业层面,建设平等的劳动关系和客户关系,强化契约意识、坚守诚信行为;在机关层面,转变行政作风,实行依法行政、以德行政。

曾振宇:天经地义:《孝经》孝观念的现代评论

无论是今文《孝经》,还是古文《孝经》,始终没有出现“仁”字。这一文化现象耐人寻味,其中必然隐藏着作者独特的哲学思考与思想体系架构。

《孝经》作者的真实意图:局囿于家庭伦理的层面谈论孝道,本来就不是作者的理想。作者真正的社会理想是立足于为天下立法的高度,跨越家庭伦理的边界,将孝观念的外延无限地膨胀与扩充,使之衍化为涵盖自然、社会与人伦的道德理性、价值本源与文化依托。

在《孝经》思想体系中,孝已经取代仁的主导地位。具体而论,在社会政治领域,“孝”摇身一变成为判别是非善恶的价值理性与文化精神。 明乎此,才能理解《孝经》作者为何提出“以孝治天下”。

胡泽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华孝文化自信

乡村作为孝文化的母体,是传承维系孝道最深厚的土壤,乡村振兴也是孝文化的振兴。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文化意义,为坚定孝文化自信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认知视界和实践平台。

如何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全面深刻把握孝的文化意义,孝是“家文化”,也是社会、政治和生态伦理,不仅是人伦德性,还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其次要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除了要促使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还要将孝文化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文明力量。再次要赋予孝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新孝道应通俗化和大众化,不仅要拓展创新传统载体,还要善于吸收利用外来文化,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法律政策的调控作用。

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孝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应成为孝文化转化创新的题中之义。

肖端武:厚植中华优秀孝文化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麻糖米酒是孝感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文化元素和最亮丽的名片。

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从建厂之初就坚持把孝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把崇孝、传孝、扬孝、行孝作为企业发展理念,在企业发展愿景、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上全面厚植孝文化元素,打造孝文化领军企业、孝文化名牌产品、孝文化传承基地。公司致力于孝文化在企业中的创造性转化,把孝文化元素融入到品牌战略的全过程,研发孝文化系列产品,依托孝文化开拓市场,如今孝感麻糖、米酒已成为人们馈赠亲友、孝亲敬老的市场首选、情感记忆和美丽乡愁。

分论坛现场

▲“孝与中华文化”分论坛 现场

▲“孝与当代养老”分论坛 现场

▲“孝与道德建设”分论坛现场

在这场超高规格的孝文化高峰论坛上

专家们在挖掘孝文化当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旅融合、促进孝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

提出了真知灼见,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借助2018年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

擦亮孝文化品牌、推送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

未来,让世界看到孝感

看到中华孝道在这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

稿件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奇异

责任编辑:白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