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阵微风吹来,身上自然的舒服了很多。无意识地抬头望向天空,一架飞机正在空中轰轰地飞着,突然想起小时候抬头看飞机的情景:无论当时在做些什么,只要听到飞机的声音,或者看到飞机后面长长的白线,都会使劲抬起头看看这飞机,看到它慢慢变远,变得不再清晰了,才揉揉略微发僵的脖子。再抬头看时,早已无影无踪了。

当我们看到飞机从眼前经过的时候,机身后往往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白烟”,我们也习惯地称它为“飞机拉烟”。

那么这个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这不是喷气式飞机喷出来的烟,而是飞机排出来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航空飞行界和航空气象学上称之为飞机尾迹,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飞机拉烟”。

按成因,飞机尾迹可分成废气尾迹、空气动力尾迹对流性尾迹。废气尾迹又可分为废气凝结尾迹废气蒸发尾迹。其中人们最常见的是废气凝结尾迹,也就是下面重点讨论的飞机凝结尾迹。

飞机飞行时消耗大量的燃料,所产生的水汽和部分热量随废气排出飞机体外,进入大气层,并与周围环境空气迅速混合而形成凝结尾迹。

它的形成过程与人们常见的地面上的露水、霜和空中的云不同。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排出的废气与环境空气相混合,此混合气体的饱和程度取决于热量与水汽增量两者的净效应。当增湿效应占优势并超过某给定的临界值时,就会有凝结尾迹形成;当增热效应占优势时,则不会发生凝结现象,也就不会出现凝结尾迹。由于废气的增热与增湿效应是一定的,所以,此混合气体中究竟会不会出现凝结现象,将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简而言之,环境空气温度高时是不利于凝结尾迹的形成的,只有当环境温度相当低(通常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

据有关资料表明,出现飞机尾迹时,空气温度多在零下41摄氏度-60摄氏度,约占出现飞机尾迹的86%,如果空中温度高于零下40摄氏度或低于零下60摄氏度,一般很少会出现飞机尾迹现象。

飞机尾迹高度的季节变化不很明显,总的说来,冬半年出现的次数多于夏半年。尾迹层的厚度平均在1-2公里,下限高度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在较厚的飞机凝结尾迹中,不同高度上形成的尾迹长度和浓度也是不一样的。通常在它的底部出现是长度较短而浓度较淡的尾迹,向上逐渐加长变浓,待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往上,又变成了断断续续色调浅淡的尾迹。

怎么样?看过那么多“飞机拉烟”,别再说你不懂啦~

九九九空中救护为您提供:

1、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直升机空中救援服务、直升机转院服务;

2、免费全国实时路况查询,避免堵在路上;

3、免费全国车辆违章信息查询,避免处理不及时产生滞纳金;

4、免费各地附近加油站查询,集成百度地图功能,查找离您最近的加油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